第130章 荣府家宴(1 / 2)
夕阳西下,日暮时分,一行人乘马来到荣国府前,正是从城外归来的柳湘莲。昨晚应了护送林黛玉南归,自然要来告知详情,顺道拜访老太太。
荣府内,贾母骤然听到柳湘莲登门的消息,心下大喜,忙命人迎进来,又让准备茶水果品作招待。
“老祖宗安康无恙,孙儿也就放心了!”柳湘莲面上含笑,恭敬行礼,态度宛然如故。
数月不见,这外孙越发成熟稳重,光彩照人,贾母心怀大慰。不过想起林如海之事,又有几分伤感,泛起愁容,勉强笑道:“原不该麻烦你的,只是琏哥儿不成器,只管推脱。”
柳湘莲不以为意,摆手笑道:“老祖宗客气了,林妹妹也是我妹妹,送她一程,何谈麻烦?她现今好些了么?可受得了旅途奔波之苦?”
“我可以的!”贾母尚未回话,里间响起林黛玉的声音,急切清脆,含着一股子悲凉之意。
听到柳湘莲入府的消息,她本想立刻出来相见,询问何时启程,紫鹃却提醒她:“姑娘数日来饮食不周,容颜憔悴,也不装扮,这样子怎好见人的?万一柳二爷以为姑娘病体未愈,不肯同行怎么办?”
林黛玉听了也觉得甚是有理,心下惶然,忙梳妆打扮,是以这时才出来见面。
柳湘莲循声望去,从华丽精美的屏风后转出一个身形瘦削的女孩,正是林黛玉。她昔日本就有些顾影自怜,思虑过重,此时更为消瘦,神色黯然。
柳湘莲见了也不禁心生怜惜,怅然叹说道:“林妹妹不必过于忧虑,林姨父吉人自有天相,定会转危为安的。”
“多谢柳哥哥宽慰。”林黛玉屈身道谢,眼中含泪,雾蒙蒙一片,满含期待问道:“不知何时启程呢?”
柳湘莲道:“舟船已经备下,明天我派人来迎妹妹,届时沿水路南下,可一路直到扬州。”
“太好了!谢谢柳哥哥!”得到准确消息,林黛玉俏脸上愁容顿消,绽开一抹娇俏笑容,高兴的想要蹦跳起来。
贾母见了这副光景,也大为高兴,指着黛玉笑说道:“总算遂了你这丫头的意,可别再闹了!”又转头对柳湘莲道:“二郎好不容易来一趟,今儿就在家吃饭吧!一定要吃顿好的。”
说罢便吩咐人准备晚膳,又命人去请贾政等作陪,柳湘莲自不拒绝。
闲说了些话,膳食便已备妥,贾政带着宝贝儿子宝玉来了,凤姐闻风而至,正在王夫人处闲聊的薛姨妈也带着宝钗赶来,贾家的老少男女,一时来了不少,贾母的房间里顿时热闹起来。
众人对柳湘莲的观感并不相同,其中最热切的却是凤姐。昨晚从贾琏处得知玻璃厂入股的消息,早已按捺不住,想做做功课,也插上一手,没想到柳二郎竟然送上门来,便琢磨着怎么旁敲侧击。
可不等她开口,薛姨妈先忍不住了,急匆匆问道:“二郎,蟠儿在南边可好?离家许久,信也不曾来一封。”
半年前薛蟠和柳落去了江南,柳落时不时派人送信回报,薛蟠却没有。柳湘莲不知薛蟠竟然连家信也懒得写,大出意料之外,随口遮掩道:“许是文龙比较忙,一时疏忽了。”
“他能忙什么?这个没孝心的!”薛姨妈显然不信这种托词,忍不住抱怨道。
想起薛家几世的基业已然进了眼前这小子的腰包,薛姨妈患得患失起来,情绪复杂,问道:“二郎,如今南边的生意怎样?有没有什么麻烦?”
她很想听对方大倒苦水,说生意不好,悔不当初,如此多少可得些安慰。
若是寻常时候,柳湘莲对这等心思也会有所察觉,不介意敷衍几句,只是这时注意力不在此,随口回说道:“还好。”目光却寻上宝钗。
毕竟比黛玉大了三岁,半年不见,薛宝钗身形越发丰满,风姿绰约,已然是位俏丽佳人。
这时迎着某人无礼的目光,感觉受到侵犯的薛宝钗故作大方的直视回去,并不胆怯回避。
薛姨妈本想听对方叫苦不迭,岂料却是“还好”,不免失望,心中发酸,暗恼儿子不争气,否则大好家业也不至于拱手让人。不过转念一想,又自我安慰——薛家并不算吃亏,至少三和商号姓薛了,从账面上看,薛家倒是有中兴之象。
平时薛姨妈着意奉承贾母,一心想得她老人家的欢心,相比之下,今日的表现却落了下乘。且不说那混不吝的薛蟠并不讨人喜欢,这生意上的事情哪里值得特意拿出来当众讲?
毕竟,这是一门两公的贾家,不是沦为商贾的薛家!
贾母心里不喜,咳嗽一声,笑着岔开话题:“二郎快尝尝家里的菜,这些日子在外风餐露宿,显见的黑瘦了!”
听她老人家这么一说,众人都打量柳湘莲。若说瘦,那是不可能的,反倒越发精壮,但的确黑了许多,毕竟风吹日晒,奔波劳累,干都是辛苦活儿。
旁人不觉有异,贾政却很不解,问道:“二郎,朝廷委了你巡盐的差事,听说是个肥差,怎么你看起来倒像是吃了大苦?天津的生活条件纵然比不上京师,也该不错吧?”
众人也越发好奇,目光中满是询问之意。在他们看来,这巡盐差事,无非是去衙门里清查账目,整顿吏治,抓几个贪官污吏,哪里知道他究竟做了什么。
柳湘莲自然不会解释,只笑说道:“海边风大,风吹日晒,自然有些变化,算不得吃苦。”
贾政寻常不理俗务,没有听出敷衍之意,反而关切说道:“自你离京后,市井间多有不实传闻,朝堂上也不平静,不少人说你擅改法度,贪污纳贿,敲诈勒索,草菅人命,等等,不一而足,攻讦甚烈。刚听到时,我还为你担心不已。好在陛下明察秋毫,并不受人蒙蔽。只是,这也足见这差事得罪人,咱们家虽然不惧,到底也要顾全自身。你这次南行务必小心,万不能像林妹夫这般!”
贾政过惯了富贵安稳的悠闲日子,无论是柳湘莲被弹劾,还是林如海遭刺杀,都超出他的承受能力之外,一时控制不住,当着众人的面叮嘱起来。
黛玉想起父亲,不禁潸然落泪,姐妹们忙安抚她。其他人听了这话也为柳湘莲揪起心来,不管怎么说,柳湘莲是自家人,如今更是年轻一辈中唯一能站在台面上的人物,多少还有用得着的地方,谁也不希望他出事。
贾母虽然也担心,更烦贾政这般“不识时务”的扰乱家宴氛围,瞪他一眼:“好好的,胡说这些做什么!”
贾政也醒悟过来,连忙赔笑赔罪。
见气氛被破坏,柳湘莲便笑道:“正如舅父所言,朝堂之上,陛下圣明,些许谗言不足畏惧。至于其他宵小手段,更不需担心,须知,二郎我可是有功夫在身的,岂会怕无耻匪类!要是真有人想不开非要试试,正好顺藤摸瓜,把他们一网打尽!”
听他故意说大话,众人忍不住笑了,氛围顿时融洽起来。
贾政松了口气,自知说话不讨喜,不敢再多说。只是他平时“威严”惯了,不怒而威,小辈们总是放不开,不敢随意说话,宝玉更是闭口不言。
贾母对此很是不满,催促他道:“好了,你们舅甥也见过了,且先去休息,让二郎陪我们娘们聊聊天,解解闷子!”
又赶我走!这熟悉的话让贾政也有小小的抱怨,却不敢丝毫表露,无奈一笑:“二郎来了,母亲便嫌弃儿子了。也罢,二郎你多和老太太讲讲外面的事儿,我便先回了。”
贾政起身离开,氛围很快活跃起来。林如海的事虽令人心伤,毕竟远在千里之外,在场众人真正担心的,也就贾母和林黛玉而已,其他人则觉得与己无关,可能还有幸灾乐祸之辈。
毕竟,只要林如海在世,则林黛玉在贾家的地位便十分超然,可进可退,一旦成为失怙孤女,还不是任人拿捏?
凤姐很想谈谈生意,但场合不对,只好忍下来,含笑问道:“二郎这次出京,可曾遇见什么趣事?”
“趣事?”柳湘莲知她是想活跃气氛,可想了想,趣事还真不多,反倒是见惯了惨事,便说道:“京中繁华,出城方知民间疾苦。小民乏食,鬻儿卖女,不在少数,甚是可怜。”
凤姐听得一愣,笑容凝滞在脸上,不知怎么接话,还有些疑惑——好端端的说这些做什么?
贾母略显吃惊道:“早听说这几年庄子上闹灾,减免了不少地租,已经严重到这等地步了?会不会有什么乱子?”
毕竟是经历过风雨的老人,见多识广,听柳湘莲说的严重,不由多想一层。
“乱子的确有,不过京师目前还安稳。”
柳湘莲不介意提点几句:“年景恐怕会越来越不好,庄子上的收益会越来越低。府中还是要早做些打算,节省一些总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