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遇见。(1 / 2)
晚宴摆在御花园里。
入宴前,赵瑗对皇帝说:“小谨身体不适,来不了。”还未等皇帝答话,他又说:
“前些日,爹爹说让臣收大理国公主为侧妃的事,臣考虑了,收公主不如收国师的千金。荆春秋的千金也来了杭州,议了亲立马就能成亲,免得夜长梦多。”
皇帝关切地问道:“在哪儿找到的?让徐先生看了吗?”又迟疑地问:“不是慕容谨的女儿吧。”后面这句,像是问话,又像是陈述。
“不是。臣猜测错了。”赵瑗平静地说:“小谨是回了德清,怕我不同意,谁都没说。今儿下午回来的。没大碍,心情郁结加上累,休息几日就好了。
皇帝虽然觉得不会是这么简单,由于心里的事儿多,也未作多想。
“能与慕容谨联姻,那是最好的了。”他叹了口气说:“但他不会让他的女儿做侧妃的。”
“那就正妃,小谨身世有问题。臣也考虑了,还是听爹爹的话,国事为重。”
皇帝上下打量了一会儿赵瑗,表情正常,人看着也正常,可他就觉得哪里不正常。
“你见过慕容谨了吗?”
“尚未,臣准备去驿馆时,听人来报,他回了自己的院子。臣觉得去别人家里不太妥,就先来见爹爹。”
“他们马车在城外翻了,女儿受了点伤,就停了两日。祝东风急着见儿子,入城找到慕容白,又出了城。”
赵瑗点了一下头,然后问:“爹爹有什么特别交待的吗?”
想到可能会和大理国联姻,又是慕容家的孩子,皇帝十分开心地说:“他们这会儿在太后那里,你现在也过去吧。慕容谨是个话少的人,跟他说话要注意分寸。”
“爹爹见过祝小月了吗?”
“尚未。”
“荆春秋突然有个女儿,爹爹不觉得奇怪吗?”
“这有什么奇怪的,除了多个媳妇之外,他家里多出来什么都不令人意外。认个干女儿,或是收养个女儿,都是有可能的。”
皇帝接着又说:“段王爷在谈话中,提到了祝小月,听起来感情很深。”末了,又补了一句:“段王爷尚未成亲。”
赵瑗问:“段王爷的品貌如何?”
“千里挑一,可惜了非嫡非长,否则皇位一定是他的。”皇帝感叹道:“慕容谨是他的老师,把他教的好,心胸豁达开阔,从话里分析,没有要争皇位的意向。”
赵瑗毫不犹豫地说:“我们没有公主,可以从重臣之女中选名优秀的女子,封为公主。秦太师家的王昭雪,就不错。”
“和段王爷联姻?”
“对,亲上加亲嘛。”
“好主意。”皇帝笑呵呵地说:“防碍你路的人,你总有办法,把他一脚踢开。看来以后还是要多为难为难你。”
赵瑗淡然地说:“臣是国事为重。”
宋羿终于逮到了独自一人的慕容白,当时他正在坐在皇宫外的桥头望着夕阳发呆。
“你怎么一句话不留,就随你娘出了城,害得我满城的找。”宋羿有些生气地说:“给我个理由。”
荆小白揉了一下鼻子,不耐烦地说:“你别问了哇。问也不会告诉你。”
宋羿发现了荆小白的不寻常,认识他几个月来,还没见他过如此忧郁而又困惑的神色。
宋羿歪头望着他问:“做坏事了?”接着又问出了他急切想知道的问题:“世子妃是跟你们在一起吗?”
慕容白从桥栏上跳下来,快步朝宫内跑去。
赵瑗在慈宁宫门口,遇到了刚从里面出来的慕容谨和祝东风。
还未等他开口,祝东风就笑着介绍:“普安世子,这是我夫君荆春秋。”
传闻中的慕容谨就这样出现在赵瑗视野里。
赵瑗设想过多次,他与慕容谨见面的情形。
比如,笑容满面地说:久闻国师大名,今日终于得见,甚是荣幸,希望能有机会,向您讨教一二。
比如,笑容满面地说:国师一路行来辛苦,既是来了,就多在杭州停留几日吧。杭州近些年变化很大,晚辈陪您到处看看。
此时在门口没有心理准备的面对慕容谨,他却一下笑不出来。
这人强行把他的人带走,还让她忘记了自己。
即使这人是他岳丈,也不能原谅。
赵瑗很后悔,为什么自己没有学武功。会武功的话,就可以向他提出挑战,让他知道自己的厉害,让他认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