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科普(2 / 2)
周清倒没显得陌生,走过去看她写的是什么,一看之下,竟有些惊讶,那女子居然在临摹兰亭集序,一撇一捺,笔力不凡。
“不错啊,这兰亭集序,没点书法底子压根就不敢摹写,你这书法是从何处学来?
这女子显然就是柳妈嘴里的姜雪,“从小就略微学过些,后来也跟过几名师傅,也算略有小成。”
周清心想:“当年古代的青楼名妓也都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专门针对文人市场的,这女孩的功力,可不亚于当年的柳如是薛涛之流啊。”
“您就是周先生吧?您看我刚才临摹字帖上瘾,倒是忘了招待您,实在不好意思。”她起身相迎,将周清引入内室,奉上香茶。
这时候,周清端详起她的美貌面容,心里就是一惊,觉得这个姜雪跟当年上海滩的一位交际花十分相似,不由得勾起了前世的回忆。
“先生您怎么走神了?在想什么呢?“姜雪笑问道。
周清却依然对她的书法感兴趣,“看来你对王义之的书法也很有了解嘛,就说刚才那个临摹吧,没有十几年的工夫是写不出来的。
姜雪有些吃惊,“先生好眼力,您难道是软片行家?
“略有涉猎而已,谈不上行家。“周清咋了口茶,谦逊地说道。
“不,光看您说的这几句,就知道您是这方面的高手,不瞒您说,我生平最喜王家的字帖,不光是王羲之,他的儿子王献之的书法,我也很喜欢,还收藏过他的一篇字帖呢。
周清来了兴趣,忙问道:“是什么字帖,能不能给我看一下?”
“其实只有四个字,只能说是一张小帖子吧。”
“那也价值连城啊,给我瞧瞧。“周清来了兴致,便问她到底有没有。
姜雪对书法极有兴致,见周清问个不停,便去打开书阁,将里面的抽屉拉开,从里面拿出一个卷轴,大概三寸见方,打开一看,上面写着太平盛世四个字落款正是王献之。
周清仔仔细细看了一遍,不住地点头,“还确实是王献之的真迹,你是从哪里得来?
“一位客人知道我喜欢王家书法,便送给我的。“姜雪轻描淡写的说道。
其实这字帖价值连城,将它送给姜雪,这个造化可太大了,但是在姜雪说起却云淡风轻,看来她经历的客人非富即贵,绝对都有来头。
周清也懒得去问那客人是谁,看着这张小帖,不住地点头,“你知道么,这上面不但有王献之的真迹,还有王羲之的笔墨哩。
姜雪惊讶道:“不会吧,这字帖我每天都看,太平盛世这四个大字写的明明白白,就是王献之的字迹,怎么还会有他父亲王羲之的笔墨呢?”
周清洒然一笑,开始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