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节 谁不服我打谁(2 / 2)
还有争水的,干旱时节,河流上游的村子总想霸占水权,不过这种现象是普遍的,不是土客独有的。
另一个主要矛盾是争学额,所谓学额就是考取功名的份额,主要是在秀才这个基础功名阶段,因为各县的名额都是有限的,土人占的多了,客家人占的多了,都能引起双方不满,进而向官府施压。
争学额主要反应的是两个族群对官府话语权的争夺,因为谁家子弟当官的多了,在官府中的势力大了,自然就可以压制另一个族群。
这些矛盾形成依旧,争斗不休,但多数时候只是个例,比如争水、争地爆发的械斗,往往局限在邻村之间,这在土人跟土人,客家人客家人之间同样爆发,所以没有什么特别,可是这一次的械斗,直接引起了两个族群之间的冲突,规模之大,比西方国家间的战争都大,就另有原因了。
根本原因肯定是不同族群之间的生存空间之争。
直接原因则是马从龙这个枭雄一般的人物横空出世所致。
因为马从龙联络了六县客家人,组建了团练,开始剿灭洪兵。实际上,洪兵中是有本地人也有客家人的,算不上是广府人的武装,但是广府人人数本来就多,因此洪兵中的广府人数量更多,一开始洪兵也确实跟客家人起了冲突。
马从龙利用了这种冲突,将这种冲突描画成广府人对客家人的残杀,马从龙本人在带兵帮助官府剿灭洪兵的同时,摧毁了太多的广府人村落,几乎采取了赶尽杀绝的方式,这才真正引发了广府人的整体恐慌。
此时也有一些类似马从龙一样的广府人开始煽动,说“客人要反客为主”,“铲绝土人”,于是本来是客家人帮官府镇压洪兵,转变成了土人和客家人之间的内斗,原本忙着镇压洪兵的官府和洪兵两方,反倒成了无足轻重的配角。
“像马从龙这种货色就不该用!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朱敬伦乘船开往新会的途中,听完方山上次去新会调查的结果,不由得感慨道。
方山神色古怪的在朱敬伦背上看着,他上次看到朱敬伦脱衣服后的伤疤,他心里有种奇怪的感觉,他觉得那些伤疤不是伤疤,宛若龙鳞一般。
听到朱敬伦问话,他连忙回答:“土匪汹汹,若不是马从龙这般人物,怕是广東也该像粤匪一般横行四野,民不聊生了。”
粤匪专指洪秀全的太平天国。
朱敬伦哼道:“洪秀全之流,跟那马从龙一样,可都是客家人啊!”
方山一愣:“难不成大人您想去打客家团练?”
朱敬伦摇摇头:“打谁不打谁得看他们了。”
方山疑惑:“大人您的意思是,打谁还没定?”
朱敬伦道:“打有什么好,我们是去调解的,能不打最好。”
方山叹道:“怎么可能不打,官府去岁调解过一会,约都立了,这不又打起来了?”
朱敬伦道:“那是规约立的不公,土人依然没有收回自己的田,迟早都要打起来。”
方山疑惑:“您这明显是向着土人的吗。还说不打客籍。”
朱敬伦道:“错了,要根除械斗,那就得另立新约,我立的约,只要立定了就得遵守,谁不要是不服气敢毁约我就打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