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诗词(2 / 2)
虽然少年已经说了他来自边陲小镇,可几人总感觉张雪笠不像穷苦人家的孩子。
能够被洞主大人记住的年轻后生可不多!
讲堂内
讲台处留了很大一片空间,书生们有分寸,没敢僭越半步。
负责记录讲学情况的堂录向后退出几步,坐下翻手取出一根毛笔和一张纸,等候。
至于徐长青和少年二人,刚一进来。就被上千道视线齐刷刷盯着,即便徐长青心理素质很强,此刻也有些头皮发麻。
“你们就站在那儿听吧。”风无垠指着眼前不大的空地道。
人群中有人问道:“洞主大人,可是规矩……”
“规矩还不都是老夫定的?”风无垠一瞪眼,讲堂内瞬时安静下来。
风无垠这才笑道:
“今日老夫心情好,就来为你们讲讲诗词。诗词一道,博大精深,需要书生有深厚的读书功底,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才可成就一首诗。
诗词可以治病救人,可以上阵杀敌,也能斩妖除魔,匡正心气……用途十分广泛。你们所学的那些诗句,基本上在你们成为秀才举人后都会发挥一定的威力。
当然了,对于没有成为秀才举人者,所作的诗词佳句,亦会有许多好处。诗词分为普通,佳句,绝句,千古绝句四类,只要能作出普通诗词者,都能为自己积攒文运,待考取功名时会得到更好的赏赐。”
众人屏息凝神,尽管这些知识当中绝大部分人都听过,可听洞主讲,仍然觉得受益良多。
对于新生来讲,则是打开了一片新天地,原来诗词居然有这么多用处,他们以前可不清楚这些。
至于徐长青这里,他皱眉深思,他在想,如果自己将前世的千古绝句搬来,随口道几句,会不会给他增加文运?
“徐道士,不知你对老夫的这首诗有何看法?”
眼见道士沉思,风无垠笑眯眯问道。
可徐长青心思刚刚走神了,哪听见院长在问什么,一旁的张雪笠戳了戳他的胳膊。
徐长青硬着头皮问道:“学生刚刚没听到老师说的诗句,老师能否再说一遍?”
此言一出,众人哗然。
徐长青所在的位置距离洞主大人最近,离这么近居然能没听到洞主所说的诗句,这不是打脸吗?
很多人看着徐长青的目光都变了,变得嫉妒嘲讽起来。
风无垠也是微微一怔,这才又重新道:“好,那老夫就再说一次。
梦回春草远,病起故人来。
耿耿孤灯话,沈沈细雨杯。
千愁双鸟过,一笑百花开。”
身后传来窃窃私语声,徐长青听到有人说此诗是风无垠亲自所作,传遍整个晋国,作为教学讲义用。
徐长青只是略微思考少许,便道:“此诗还行,勉强算得上是佳句,应该具有治病救人之效。”
“狂妄!”
“黄口小儿,莫非没有读过院长大人的诗?明明是千古绝句,到你嘴里竟会只有‘勉强算得上佳句’的戏言?”
“滚出去。”
……
风无垠此刻面色也有些不大好看了,他所写的诗句被徐长青贬低许多,之前潜意识说他不如道士的师父,此时又……真不知道徐长青到底是无知还是狂妄。
“徐道长就没别的点评了吗?”风无垠用上了敬语。
徐长青摇摇头,对于这种场面他早有预料,只是他不想做溜须拍马的人。
诗句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没什么可多说的。
“不如徐道长来为我们作首诗,只要能达到老夫的一半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