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军史小说 > 移民全球 > 第二百九十章 太白军官学校(十三)

第二百九十章 太白军官学校(十三)(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好书推荐: 银月英雄传  江枕鸾溪  穿越之彪悍农门妻  LOL:我真没想当战狼啊  网游:开局绑定战争领主系统  据说大BOSS他邪魅狂狷[快穿]  田园小针女  枯萎花园  原神之双荧  萌宝小甜饼:爹地来啦,快跑! 

其实,看了上面的介绍我想大家的疑问应该得到部分解答了。

当时的步兵射速大概为每分钟2到3发,加上低命中率、高故障率。

使得单独一支滑膛枪的火力微不足道,只有排列成横队或者纵队。

集中火力,才能有较好的杀伤效果。

另一方面,良好的队形可以及时应付骑兵的冲击。

拿破仑时代,各国士兵通常在弹药袋里携带50到60次射击所需的弹药。

一次战斗平均消耗20发左右。

英军在西班牙Vittoria(维多利亚战役)中战斗中消耗较大,平均每人打了60发,全军共消耗弹药350万发。

可是命中率却出奇的低,每450发才造成1名敌军伤亡。

幸运的是,当时惠灵顿的补给状况很好,消耗的弹药很快得到了补充。

在马伦哥,法军上尉Coignet的营用光了所有的弹药,千钧一发之际,及时赶到的弹药充足的近卫军救了他们。

缺乏训练是命中率低的又一重要原因。

大多数军队里,滑膛枪射击训练简直就是敷衍了事。

散兵线由于兵力相对分散,提高射击精度就相当重要。

尽管如此,革命期间较为强调散兵线战术的法军,仍然很少进行针对训练,轻步兵们只能到实战中去提高自己。

据法军士兵的回忆,拿破仑成为第一执政以后才有射击训练。

1800年,贝尔蒂埃签发命令:法军新兵必须接受装填、操枪、瞄准、射击等训练,要保证上战场前实弹射击过几次。

但是,事实上并没有足够的弹药和时间来保证充足的训练。

英军在这方面作得较好,但也只有30发实弹+50次无弹丸射击。

“那么我的问题是,咱们的精度问题如何解决?”

“公子不知道秦弩箭头。”

陈远宏点了点头,自己怎么把这茬给忘了。

根据后世央视播放的探索与发现,科学家检测结果发现:这种箭头的轮廓线跟子弹的外形几乎一样。

子弹的外形是为了减低飞行过程中的空气阻力。

可以说;秦弩,连同它配备的弩箭,在那个时代是技术含量最高的武器,它使秦军的攻击力大为加强,才可以击败30万匈奴骑兵。

专家估计,这种秦弩的射程应该能达到300米,有效杀伤距离在150米之内。

这种类似三棱形的箭头从兵马俑坑中出土了4万余个,标准化批量生产。

这种弩箭箭头的三面误差不超过0.02丝,每个箭头的尺寸误差也控制在0.02丝,也就是两个丝。

一个丝=0.01毫米=0.000英寸。

其实古人早已解决了批量化,标准化,大规模,精度几乎可达后世水平的大部分军用器械制的造技术。

后世各国所引用的“物勒工名”就是从中国流传出去的。

我国最早的产品追溯制度可以上溯到春秋时期的“物勒工名”之制。

勒就是镌刻,这种制度指器物的制造者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以便质量检验和日后的追查。

到战国晚期秦国产品追溯制度已经比较完善。

所有官造器物必须铭刻制造者和管理者的姓名,以备追溯究办。

今天我们看到无论是秦兵马俑、铜车马,还是兵器、砖石等器物上铭刻的简单文字,正是工匠和管理者的“名”。

以后的工业产品,工厂管理,也可以引入这套制度。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书单推荐: 三国之战神吕布 换宋 融越豪杰志 三国:从何太后妹夫开始 大唐天宝重生 三国董氏王朝 大虞卷王 召唤群雄:最强皇帝模拟器 被黑珍珠带回了大月国 精彩纷呈宋王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