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晋阳到了(1 / 1)
走了两日之后云黛发现了一个问题,她感觉到皇后的车驾速度快的惊人:井陉本来就是山路为主,道路狭窄处只能容一列车马,又兼地势险峻,行军速度本就不可能太快。皇后车驾又以女眷为主,车马本应行得更慢,何况队伍里还有一个怀着龙种的梅妃。正常来说,一日行个四五十里已是极限。
但云黛粗略估算了一下,以第一天为例,早上从井陉出发,大半日即过娘子关,到了晚上已经经过程天寨、磨峪山到达巨城驿,一日至少行了七十里。就算千牛卫都是精锐,马匹神骏,可这么近乎军队行进般的颠簸,梅妃肚子里的孩子受得了吗?不是说她胎位不稳吗?
更让云黛感到奇怪的是,上路的这几日来,梅妃似乎一直在有意无意的关心自己,若只是送些饮食衣物,还能说是因为皇后和晋王的关系,但往皇后派来的宫女中硬塞一个她自己的贴身侍婢算什么回事?
云黛其实根本不认识哪个宫女谁是谁的,本来嘛,她心眼儿大,这些事儿不会放在心上。
但吴王亲卫不是傻子,早就注意到了异常,冯三提醒云黛,让她注意这个宫女:“皇后派来的内侍宫女为了方便照顾,都宿在我们队伍中,但这个宫女不是皇后宫中的人,她每隔一天都要回梅妃处。她还总和我们打听云公子与吴王的事儿……要不我们抓她个错处,将她赶走!”
被冯三这么一提醒,云黛猛然意识:这个宫女在时,贴身伺候自己的事儿都不让别人沾手。
云黛倒也不以为意:“赶走倒也不必,不过是一个宫女。”
“云公子不知道,那梅妃是个不祥之人……”冯三意识到自己失言,赶紧打住话头,“总之,若是事情与梅妃有关,公子还是多留个心眼为上。”
到了后面几日,皇后的车驾还是减慢了速度,中间又在寿阳休整了半日到了第七日上一行人抵达了了北都晋阳。
晋阳又称龙城,乃是大夏龙兴之地,当年太祖皇帝就是在此地起兵首义,得以推翻了前朝,建立了这数百年的基业。同时晋阳更是开国之前皇家的祖宗陵寝之所在,所以尽管大夏的国都在关中,但是大夏历代皇帝却都十分重视晋阳城的修建。
不但太祖皇帝在建国之初就将晋阳定为北都,与上京长安、东都洛阳并称天王三京。更是在原本巍峨壮丽的西城屡屡扩建,并在汾河东岸营建新城。到了神宗时又在汾河上架桥建中城,将三座城连成一体,堪称是大河以北最繁盛的城池。
也正由于晋阳的特殊地位,其所在的河东道节度使向来都是元老重臣方能居之,同时还要亲王兼管北都事物。当年关中之乱之所以能祸乱中原,除了奸相弄权断绝了边将入相之路,导致边臣久掌兵权威权日盛之外,很大的原因就是神宗皇帝由于当时刘贵妃的关系,坚持令全无威信的贵妃之兄刘景泰为河东节度使。而刘景泰此人志大才疏奸猾贪婪,对待下属更是刻厉寡恩,导致河东道数十万镇兵上下离心。以至当时河朔三镇起兵之后原本应该作为镇压叛乱桥头堡的河东道竟然不战自乱,生生让最初仅仅数万人的叛军长驱直入进据中原,最终令得天下变色。
云黛年幼之时就听父亲不止一次说起这段往事,如今看到这座巍峨的晋阳城心中也是唏嘘不已。
皇后等人是在十月初九那日出发,到晋阳之时恰好是十月十五日,乃是大夏民间极为重要的“下元节”,又称“水官日”,乃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每逢下元节来临,水官下降凡间巡查人间善恶,为人们解除灾难。传说这一天,水官根据考察,录奏天廷,为人解厄,是民间祭祀祖先的重要节庆。
所以当云黛跟着皇后车队从南门入城之时,发现家家户户都在门外摆了小桌子,上面放好了用新谷磨糯米粉做小团子。若是商家富户,更有点好了香案和各色果子点心的,名曰“斋天”。以至于偌大一座晋阳城,充斥了各类香烛和糯米的香味。
对比饥民遍地的成德,晋阳哪有一点受灾的样子。
云黛看着这些贡品也是感触良多,以往在卢龙之时,每年到了下元节,父亲除了照例祭祀之外,总是要开仓放赈,接济贫寒,道是对于官府朝廷来说,民心更胜天意,多行善事远胜多烧香烟。这么多年以来云黛也一直以父亲所说为至理名言,相信民心福祉更胜天意神恩。但是结果呢?自己全家被屠之时神佛何在?民心民意又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