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事发1(2 / 2)
其次,张璟要是真的做了这个揭盖子、掀桌子的人,不说仕途,就连性命怕是都会受到威胁!这绝非危言耸听,他一个毫无根基的武臣,怎么可能跟大半个朝堂为敌?对方只需要轻轻抬抬手,张璟就会被碾做齑粉。
这半点都不夸张。
甚至还会被安置上各种各样罪名,身后都得背负千古骂名!这可是那帮子文人最擅长的事情,颠倒黑白嘛,他们太熟了。
就算是为了自己的未来着想,张璟都不能掀开这个盖子。
可是,这又是多么憋屈!就算是见惯了世面的老油条,面对这种烂事儿,都十分挠头,就别说张璟这个顺风顺水的年轻人了。张璟虽然经历了一些坎坷,从京师被打发到了边镇的任职,但这着实算不上什么大起大落。
首先,从京师到边镇,并未影响到他的升迁,恰恰相反,他的官职可谓是步步高升,这才不到半年,又升了一级,成了朝廷的正一品大员!虽然是武臣,但也足够荣宠了。
其次,他的名声也有了一个爆发性的增长,毕竟天下人都知道于少保是大大的忠臣,是救时宰相,是解万民于倒悬的民族英雄,所以,在朝中某些阴险小人想要迫害于少保时,张璟这个第一个站出来为于少保发声的人,会获得多大的名声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说,张璟这一路行来顺风顺水是十分正确的,几乎没受什么挫折。
在面对这种无可奈何的事情时,他才会愤怒,这份愤怒一是源自这件事情的严重性,已经触及了他的底线;二是尽管这等挑战他底线的事情就发生在他面前,他却无能为力,这让他如何不愤怒?
“总爷在吗,大事不好了!”十几名亲兵跌跌撞撞的跑进王良在偏关的总兵衙门,为首的一个急切的喊道。
值守的小旗一惊,立马带着士兵迎向几人,“陈小旗,你们怎么跑回来了,这是怎么回事?”
“总爷在吗,大事不好了!”陈二却是不敢在门口乱说什么,只是焦虑的重复着自己先前的话。
小旗不敢怠慢,立即对手下的士卒使了个眼色,“你们领着陈小旗和几位弟兄去歇息一番,我去请见总爷。”
“总爷在吗?”小旗来到跨院屏门处,问守门的士兵,“某有要事,求见总爷。”
守门的士卒侧了侧身子,“总爷没出去,进去吧。”
小旗道了声谢,一溜小跑的进了跨院,正好看见王良在院中,连忙三步并作两步,跑到王良面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总爷,怕是出事儿了,陈二回来了。”
王良闻言,脸色一变,不过立刻就恢复平静,“带过来。”
小旗领命,立即下去带人去了。
王良的脸色再也绷不住了,狰狞而焦虑,陈二是谁他当然知道,这才不到四天,陈二就灰头土脸的跑回来了,显然是出事了!
这可是捅破天的大事!他一个人担不住,也担不起!
“去,把柴公公、李知府请来。”王良平复了一番心情,他也是个有决断的,否则也当不了一镇总兵,没有两把刷子,是到不了这等高位的。
不大工夫,灰头土脸的陈二走了进来,“总爷,大事不好了,咱们的货在木瓜园寨被延绥总兵带人给截了。”
“仔细说说。”王良忍住心中的戾气,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来。
“宋千户带着弟兄们刚刚从船上把货卸下来,对面就围了上来,幸而小人和几个弟兄留在船上,逃过一劫。”
“你如何确定对方是延绥总兵?”王良不放心的问道,听陈二的话,他当时在船上,是如何知道对方的身份的?
“对方装备精良,一看就是精锐,延绥镇此前可没装备这么好的队伍,”陈二还是有点眼力的,“小人这双眼睛还不瞎,定然不会错的。”
王良点点头,“好了,你下去吧,此事不得声张,近几日就老老实实的呆在府里,不要随意出去。”
待陈二领命下去后,王良立即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在院子里绕起了圈子,事情大条了!王祯离任后,本来他是打算先把延绥的关节打通,先与张璟通好气,才会继续走这条新辟的商路的。
可是,这批货物孛来部催的特别急,他们几个舍不得即将到手的银子,于是贸然行险,想着也不一定会那么倒霉吧,府谷那等地方,怕是没人去瞎转悠的。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他们哪里知道张璟是个勤政的,自从上任后,就没闲着,事情就是这么巧,王良等人的货物不论是早几天还是晚几天,都不会被张璟碰上。
只是,世事没有如果这两个字。
“大意了,大意了!”王良喃喃自语,心中后悔、惊惧、忧虑,皆而有之,“唉,这该如何是好?”
“总戎,这着急忙慌的把咱家叫来,可是有什么事情?”柴福的镇守中官府也在偏关,所以很快就来到了王良府上。
至于太原府知府李勉,由于离得较远,估计起码得傍晚才能赶过来。
“大事,大事,”王良收拾心情,“李知府还未到,就不等他了,老师傅请随某进去再说。”王良一边说着,一边把柴福迎进了书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