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迎天子(二)(2 / 2)
袁军望西逃命,忙忙似丧家之狗;自知无处容身,只得往山中落草去了。曹操回兵,仍屯于河东外。
朱和杨琪两个商议:“如今曹操成了大功,必掌重权,如何容得我等?”乃入奏天子,告老还乡。
小皇帝一日命人至曹操大营,宣操议事。操闻天使至,请入相见。
只见那人眉清目秀,精神充足。
曹操暗想曰:“今东都大荒,官僚军民皆有饥色,此人何得独肥?”
因此问他说:“公尊颜充腴,以何调理而至此?”
那人笑着回答说道:“某无他法,只食淡三十年矣。”
曹操乃颔之。又问道:“君居何职?”
那人丝毫不以为忤,回答道:“某举孝廉。原为袁绍、张杨从事。今闻天子还都,特来朝觐,官封正议郎。济阴定陶人,姓董,名昭,字公仁。”
曹操避席曰:“闻名久矣!!幸得于此相见。”遂置酒帐中相待,令与荀彧相会。
曹操见董昭言语投机,便问以朝廷大事。
董昭回答的很淡然:“明公兴义兵以除暴乱,入朝辅佐天子,此五霸之功也。但诸将人殊意异,未必服从。今若留此,恐有不便。惟移驾幸许都为上策。然朝廷播越,新还京师,远近仰望,以冀一朝之安。今复徒驾,不厌众心。夫行非常之事,乃有非常之功,愿将军决计之。”
曹操握着董昭的手,大笑着说道:“此吾之本志也。但董卓在雒阳,大臣在朝,不有他变否?”
昭曰:“易也。以书与袁绍,先安其心。明告大臣,以董卓倒行逆施,欲车驾幸许都,近鲁阳,重开朝廷,庶无欠缺悬隔之忧。大臣闻之,当欣从也。”
曹操听闻,面色大喜,牵着他的手说道:“凡操有所图,惟公教之。”董昭称谢而去。
曹操这才在第二天与众谋士密议迁都之事。
而侍中太史令王立私谓宗正刘艾曰:
“吾仰观天文,自去春太白犯镇星于斗牛,过天津,荧惑又逆行,与太白会于天关,金火交会,必有新天子出。吾观大汉气数将终,晋魏之地,必有兴者。”
又写上密奏给献帝说:“天命有去就,五行不常盛。代火者土也。代汉而有天下者,当在魏。”
这时候曹操都还没有自己的地盘,这个魏字,自然也是毫无办法?!!!
曹操闻之,明面上让人告诉他:“知公忠于朝廷,然天道深远,幸勿多言。”
但实际上却又偷偷召集荀彧议事,荀彧笑着回答说:“汉以火德王,而明公乃土命也。许都属土,到彼必兴。火能生土,土能旺木,正合董昭、王立之言。他日必有兴者。”
曹操这才应允下来!次日,去见小皇帝,上奏前他谁说:
“雒阳一直为董卓占据不可攻打;更兼转运粮食艰辛。许都地近鲁阳,城郭宫室,钱粮民物,足可备用。臣敢请驾幸许都,惟陛下从之。”
小皇帝战战兢兢不敢不从;群臣皆慎操势,亦莫敢有异议。遂择日起驾。曹操引亲自军护行,百官皆从。
行不到数程,前至一高陵。忽然喊声大举,数名将领领兵拦路,一员武夫当先,大叫:“曹操欲劫驾何往!”
待的曹操出马视之,见那人威风凛凛,暗暗称奇。便令夏侯家的两兄弟轮流出马与那员猛将大将交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