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武力出政权(1 / 2)
少看南明史,多活好几年。
朱阆自然知道南明不过坚持了区区十八年就灭亡了。
但最后败亡并非由于军事力量不足,或者法统不兴,而是由于大明开国就存在的一个痼疾。
文武之争!
朱重八在抗元义军中异军突起,大败陈友谅,建立大明,靠的就是军事上的成功。
但他也深知枪杆子里出政权,自己开国成为皇帝,不再是草莽武夫,立场就发生了转变。
此时如果民间依旧尚武,除了地方上不好治理,一但有天灾人祸,皇帝自然成为将来被攻击的对象。
设立卫所,固然是为了在不打仗时让士兵能从事农业生产,减轻军费负担。
另一方面也是把军户固定在土地上,不得擅自流动,大大降低反叛的风险。
同时举国上下,重文轻武。
朝堂之上,文官面前无武官,文官为尊。
身处乡野,只要熟读经书,参加科举,就可以改变人生,加入体制,成为新一代文官,升官发财。
二百多年下来,这种重文轻武的风气昌盛,当兵的待遇越来越差,又不能转变命运,世世代代代被固定在卫所。
普通百姓不再尚武,个个读书赶考,也滋生了庞大的公务员系统。
崇祯驾崩后,五个自立监国的政权,依然扔有强大的军事力量。
但把持大权的,却仍是那些文臣武将,结党内耗,硬是把有生力量全部消耗在内斗上。
用在抗清上的力量,不足十之一二。
南明之所以失败,并非清军有多强大,而是没有集中力量对外。
现代人想起来,觉得嘉定十日,扬州三屠,清兵如狼似虎,明军定是畏清如虎。
但实际上,甚至在朝廷内部,也并没有多少畏清情绪。
大家都有个共识:
大明军力强盛,不管谁领军,只要出征抗清,必然能扭转乾坤,成就一番功名。
所以互相内斗得更凶,抽刀见血,就为争个名头,然后由自己出战,一举灭清,成就事业。
文官得了军权,却调不动军队,也看不上武官,自己筹款,几百几千的纠合起军队,这样的军队去抗清,结果可想而知。
而武将地位低下,又剥削低层士兵,失了军心。
清军杀到,军心涣散之极,往往几十万大军直接降清。
而真正的大军头,又野心勃勃,不重大义,只看封赏,左右逢源,典型的墙头草。
这就是南明败亡的真实历史。
朱阆脑中的记忆如潮水般不断冲刷着他的情绪,太憋屈了,这实为千古第一意难平。
朱阆嚓的一声,拔出宝剑,坚定了一个信念:
我,
朱由榔,
要改变历史!
重用吕大器,重启锦衣卫。
收集情报。
就是为了掌握第一手情况,知道有多少军事力量,能够多大程度上抵抗清军的南侵。
另一方面,就是要用这隐藏的力量,击碎盘踞大明二百多年的公务员系统,恢复武将应有的地位!
朱阆心潮澎湃,信步出了花厅,却听到议事殿前人声鼎沸,一阵喧嚣。
朱阆从花叶之间看过去,见吏部右侍郎瞿式耜一身官服,眉目之间尽是担忧之色,瞿式耜身后是一员武将,形状威猛,长发披肩,一身战甲,有如杀神。
群臣中,朱阆最为重视的,正是此二人。
满朝文武中,对于拥唐拥桂的问题上,瞿式耜从未犹豫,坚定地选择了桂王朱由榔。
而且为人正直屡疏劾斥掌权佞臣,崇祯帝在世时便极为重视,常常采纳其言。
而他身后的焦琏,则堪称传奇。
历史上他追随瞿式耜,挂将军印,镇守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