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安抚军心(2 / 2)
没一个月,桂王就要正式成为天子了,居然跟他们在一个锅里刨食?
明末天灾人祸,吃食并不太好,更何况军中的大锅饭。
到底是饿了,朱阆刨了两碗,终究还是放弃了今晚与将士同席而眠的作秀。
……
回到城中行在,各大臣皆散去处理事情。
来到处理政事的书房,朱阆刚坐下,便吩咐道:“王坤,去把户部统计行在财政的账本拿来。”
“是。”
王坤小心翼翼地回答了了一句,然后立马去寻找。
他整个上午都心惊胆战,生怕桂王一怒之下,连同自己也给宰了。
一直到现在,他都惊魂未定。
听到这声吩咐,王坤瞬间明白,桂王果真如晨时所言,其余人等既往不咎。
在朱阆看来,王坤在历史上之所以能专权,与永历的纵容以及软弱不无关系。
大明的太监再怎么专权,说到底只是朱家奴才而已。
现在的王坤还没有到历史上那种程度,野心也只是刚刚萌芽。
如今朱阆大权在握,王坤自然不敢有半点非分之想。
之后,在拿到账本那一刻朱阆就后悔了。
毛笔繁体字,看着很费劲。
就在朱阆头疼的时候,吕大器拿着一本奏折求见。
真是瞌睡来了有人送枕头,朱阆连忙将吕大器迎进书房:“吕卿来得正好,来帮孤看看账本。”
吕大器一愣,疑惑道:“大王这是要清查国库?此事找户部中人就好。”
朱阆拉着吕大器的手,叹了口气道:“此事牵扯过多,除瞿相以外,非吕卿不成。”
事情还真是朱阆说的那样,整个肇庆行在的官员,就没几个屁股干净的。
其中利益庞杂,哪怕那些清廉的官员,也会因为朋党的原因而官官相护。
吕大器嫉恶如仇、清正刚烈,在崇祯朝时便赫赫有名,为此还得罪了不少同僚。
在弘光朝时,吕大器因弹劾马士英弄权误国而被攻讦革职,还差点吃牢狱之灾。
历史上在永历朝,吕大器领兵部尚书,总督西南兵事。
在军事上,吕大器多用政治手段,朱阆更愿意称之为外交家。
不过将吕大器用在这些地方,未免有些大材小用。
如此全才,又敢于得罪人,除了御史台,他更适合作为一个做纪检委。
被如此信任,吕大器一阵感动。
随即他将奏折递上,愤然道:“历经丁扒皮一事,可见朝堂污秽,这国库是该清查一番了。”
朱阆接过奏折打开,依旧是头疼的毛笔竖排繁体,好在字数只有几百。
耐着性子看完后,朱阆与吕大器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笑意。
君臣二人所想,竟是不谋而合。
肃清朝政,吕大器将会是一得力助手。
朱阆微微一笑:“吕卿倒是与孤想到一块儿去了,既然如此,清查国库一事,便仰仗吕卿了。凡有权限需要,可不必报备,瞿相那边孤会言明情况。”
吕大器当即躬身,神情郑重:“大王之命,臣自然不敢推辞,不过此事仅凭臣一人难以为继。”
“要什么人协助,吕卿但说无妨。”
“户部给事吴贞艈。”
吴贞艈,崇祯十六年进士,年二十八,历史上建立吴党,使永历朝廷的党争愈演愈烈。
不过此人刚正不阿,一心为国,最后被孙可望所杀害。
建立吴党纯粹是书生意气和一腔热血,以此来对付以袁彭年为首的奸党。
如此大好青年,朱阆自然是不吝于提拔,当即让王坤写了一道手诏,盖上大印:“持有此手诏,各部之人,随吕卿调动。”
“臣定会殚精竭虑。”
接过手诏的时候,吕大器的手有些颤抖。
在写奏折之时,他还是有些犹豫的,两年前被罢黜的事,还历历在目。
朱阆轻笑道:“吕卿,你可知为何孤为何不给你正职?”
“臣,不知。”
吕大器心里也有些纳闷,按理说,自己这会儿要做的事这么多,怎么也该加个职权才是。
偏偏给个手诏进行便宜行事,着实让人疑惑。
朱阆嘴角勾起:“孤想重开锦衣卫,寻来寻去,文武大臣中,也只有吕卿能够胜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