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军史小说 > 三国之宜禄立志传 > 第二十五章 急急如律令

第二十五章 急急如律令(1 / 2)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好书推荐: 我的仙田真神奇  娱乐:我就是顶流  重返2005  气场之王  农家医妃惹不得  请叫我教皇大人  重生宠夫无法无天  伴生守护亦情缘  飞刀战神在都市  都市修仙:人在月球,出关即无敌 

“急急如律令!”

又看了眼前的丝帛制的公文一眼,太原太守委进也是皱着眉头把这公文的最后一句话给念了出来。

要是后世的人听了委进这句话,还以为这位两千石的太守是一名驱鬼捉妖的道家信徒。但其实这句后世流传甚广的咒语“急急如律令”,和另外一句“如律令”一样,乃是汉代的诏书或檄文等常用语。“律令”是指法令,一般在公文结尾处用这句话,催促交办人员要按照法令火速办理。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有些搞笑的事情,完全是因为道教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张道陵是东汉人。估计张天师觉得这句公文中催促官员干活的这句话比较霸气,就把这句公文的习用语传承下来,用到了道教的咒语和符箓上,从而流传了两千年。

“府君,您也觉得这份公文有问题?”看着委进一脸的便秘模样,由委进聘来的从事王志也是在旁边问道。

王志虽然姓王,但既不是晋阳王氏,也不是祁县王氏的成员,而是一个青州人,和委进是老乡,也是跟着委进好些年,算是委进的心腹。

因为久历官事,王志也是看出这次送来的公文有些问题,但是不敢擅自决定,于是把他赶紧呈给了委进,只是面对着这封公文,委进也是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因为这封从雒阳来的公文命令他和西河太守出击迁移王庭的匈奴。

说实话,因为反董联盟的存在,上党和河内都在反对董先生,太原这地方已经有半年多没有收到长安朝廷的文书,一方面是因为反董联盟的存在传不过来,另外一方面就是长安朝廷现在也是无暇管这些听掉不听宣的潜在谋反州郡。

说起来这委进就是一个十足的庸官,现在天下大乱,但凡是有点儿政治理想的地方官吏,要么积极谋求争霸,要么保境自守。

但我们的委府君什么也没有做,既不反对董先生,也不支持董先生,就是在晋阳衙门里面混日子。反正很多地方官吏都是这个态度,只等着董先生和关东诸侯决出一个胜负,然后谁在中央支持谁,只是没想到都快打了两年了,天下大势依旧没有分出个胜负来。

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简直是委进当官以来最爽的一段时间,骑在太守头上的刺史和州牧没有到位(汉灵帝没死时并州牧董卓就一直没到并州),他就是太原的土皇帝,那种没有人在头上指手画脚的感觉实在太舒服了。

现在冷不丁突然来了一封长安的公文,还是让委进招募兵将,抵御匈奴迁移王庭的,也由不得委进心中有所疑虑。但是不把这封公文放在心上,委府君的胆子还没有这么大。

“有问题,而且问题很大。现在我们的麻烦是,这封公文究竟是不是长安发出来的,是谁主导的这件事。如果真是长安发出来的,我们该不该按照上面的要求来办?”委进也是用手指敲着桌子对王志说道。

“这封公文我看了,遣词造句上都是很正式的公文风,肯定是积年老吏所写的,只是这印鉴方面有问题,而且问题很大,不敢确定是不是长安朝廷的公文!”委进既然发话了,王志也没有犹豫,把自己的看法说了出来。

“这些印鉴是有些错的,但是该有的全都有,甚至不该有的也有了,所以我才犹疑不定!”

汉代因为纸张没有普及,公文其实和后世稍有区别,诏书、公文、信札写在简牍上后要装于木盒,而在木盒上会用泥块封口,印章就是压盖在封泥上用来做标记的,类似于欧洲的火漆。除了木盒上的印鉴,公文之中也会盖上几个印,用来证明公文的合法性。

现在委进收到的公文,按照惯例该有的印鉴都有,只是和以往的印鉴大大不同,这就让这封公文有了两个可能。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书单推荐: 大明风华:从蒸汽机开始 中外名人对比,华夏历史震惊世界 临深履薄 从绣春刀开始,横行诸天! 大秦帝国之万国来朝 重生废太子,开局贬为藩王 代号财神 大乾第一皇子 最强皇太子 大唐房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