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筑路之恩(1 / 2)
高崎被激的提步就要走,却被还算冷静的杨斌拦住。
白笙说的到底是真是假,并没有那么难分辨,世家与寒门之间的矛盾,只要是明眼人,都可以看的出来。
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士子入朝,断的不止是世家的财路,更是百年的权柄与荣耀,遣人来杀他们三个,并借此挑起暴动,彻底绝了士子入朝的可能。
这是妙计,亦是毒计,更是世家最可能做出的。
杨斌走到院中,挨着看过那些尸体后,心中几近翻江倒海。
他自幼对勘验之术便很感兴趣,加之尸体上的痕迹明显,他没费力便分辨出了,这些人,全都死于一人之手。
“武侯,能,能把那位侠士叫出来吗?我等想亲自谢他。”
白笙看了他眼,提声喊了几嗓子,纪长空便自屋脊上跃了下来,冷冷望着这边。
杨斌拉着另外二人走过,深深一礼道:“多谢侠士。”
“不用谢我,是他不想你们死。”纪长空指向白笙,脚下轻点,人又回了屋脊。
接下来事情就好办了,分清了利害的三人,没有再杠下去,终于收起了成见,听白笙细细说了起来。
从改革旧制到推行新政,再到实施寒门录才,白笙没有任何保留,将他所思所想的尽数对三人道出。
肃清弊制,光复朝堂,使云晋得以继续百年昌盛,白笙的宏愿听的三人瞠目结舌,更有满心不解。
杨斌忍不住问:“可您这么做,岂不是出力不讨好,这对您——”
“对我有什么好处是吗?”白笙笑了,见三人齐齐点头,他道:“你们也算是饱读诗书,当知生而为人,先尊天地,后便是君父。”
白笙眼神澄澈:“天地飘渺,君父家国却在眼前,我不是什么大才之辈,却也不会惜身,此一生惟愿,家国安泰,这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好处了。”
三人怔住,书中不乏圣人,或悲天悯人教化众生,或舍己为人渡人向善,当然,也有如白笙这种,为家为国不惜己身之辈。
但那些离他们都太远,远到他们并不觉真切,可今日,白笙这个活生生的例子,却就这样摆在了他们面前。
“武侯,高义!”杨赋长叹出声。
高崎忍不住嘟囔:“未及弱冠就得了个入阁封侯,也没亏啊!”
白笙笑道:“臣事君以忠,君使臣以礼,当今陛下乃是明君,自然不会寒了忠士的心,能遇这样的君父,是我的大幸。”
杨斌若有所思道:“武侯的意思是,若是我等也如此,前途定可无虞?”
“不纳寒士,是百余年积存下的弊端,而不是陛下之意,如今朝中大开门户,当可表明陛下之志,你等还有什么担心的呢?”
“可朝中若是打压完世家,便过河拆桥呢?”王峦问。
“寒门录才的主要目的是为朝中换血,去垢迎新,若是单纯为了打压世家,我有太多办法可施,何必选这最麻烦最出力的。”
三人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白笙没有任何不耐的温声回答,期间还掺杂了些政论见解,谈古论今,直至夜色到来,三人才意犹未尽的住了嘴。
“好了,你们近些时日就在这好好温习,大考时,我会派人来接你们去考场。”白笙含笑道。
“您,您替我们报了名?”
白笙点头:“你三人才识皆是上等,不去大考太可惜了。”他笑问:“你们不会怪我擅自做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