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如果可以,你会么?(1 / 2)
村西头,一笼翠绿色的竹林旁,一座孤伶伶的土坯墙垒地房屋。
“大家小心,这村里面的路啊,刚下了雨,有点路滑。”李老师一边用手指着远处那座房屋,一边对后面的一行人说道,“王家就在那儿了。”
李老师话音刚落,后面的一个戴着眼睛,穿着中山装的男子脚底一滑,差一丢丢就摔倒了。
幸好,李老师眼疾手快,一把扶住了他,他这才没有摔倒。
“好险,好险。”那个中山装男子心里暗暗道。
“杨先生,没事吧?”李老师问道。
“没事,没事。小意思。”那个中山装男子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李老师他带领着这一行人往王家走去。
……
“哥哥,人,人,你看人。”王家老二正在房外的一个小板凳上看书,在王家老二身边玩的王家老三,奶声奶气地对正在看书的王家老二说道。
“妹妹,别闹,哥哥正看书呢,等一会,哥哥,再陪你玩哈。”正在看书的王家老二以为三妹又想他陪她玩了,于是对她说道。
说完,又拿起书本看了起来。
“哥哥,真的是人啊。”王家三妹有点急了,对王家老二和小手指着远方,“有人人朝我们家来了。”
王家老二顺她三妹的手对来向他们家路上的方向望去。
他这才发现朝他们家的方向,来了一群人,除了一个李老师他认识外,其他的人,他不认识。
看到这群人来了,王家老二,慌得丢下正在看的那本书,从小板凳上,站了起来。
“王明,你爸爸妈妈在么?”李老师远远地看着发愣的王家老二,对他喊道“有客人来了,快快,叫你爸爸、妈妈出来迎接客人。”
“弟啊,谁来啦。”刚刚割完牛草的大姐从屋后来到了屋前。
“姐,李老师来了,好像是到专程到我们家的。”王明对他的大姐说道。
说着,就给她望了望他们家的那条路的方向。
“王英,王明,你这两姐弟,发什么愣呢?”李老师看到王英,王明没动静,对他们喊道,“快叫你爸妈出来迎接客人哈,有贵客到了。”
听到李老师那么一提醒,王英反应过来了。
“弟,你去找爸妈回来,我来先迎接他们。”王英对王明说道,“李老师带这些人到我们家来,找爸妈,一定有啥急事呢。”
“得咧,姐,我去叫爸妈他们回来。”王明把三妹交给王英。
……
“李老师,你好啊,现在学校这忙,今天怎么有空来我们来啦?”王家老汉一回来,就伸出手来,给李老师打招呼。
“王老汉啊,没想到你啊,真是一个忙人啊。”李老师握住王家老汉的手,对他道,“这雨刚一过,你们就去忙了。”
“哎,李老师,不怕你笑话。我们这些庄稼汉子,靠天吃饭。”王家老汉说道,“这个雨对我们山里人珍贵啊,一下雨就得做一些农活哟,这样才能保证今年有收藏哟。”
“那是,那是。王老汉,来,我给你介绍。”李老师把王家老汉领到他带来的那些人身边,“这些客人,不是从大城市里来的,就是从县里面来的领导。”
“这位是县里面的李主任。”
“您好!”
“这位是镇中心学校的杨老师。”
“您好!”
“这位是大城市里来我们学校考察的刘同志。”
“您好!”
“这位是大城市里来我们这里来参观的郑姑娘。”
“您好!”……
李老师一一向王家老汉介绍他们来的这群人,王家老汉一一像这些客人问好。
“老王啊,你怎么就这样让客人在外面呆着呢。”王家老汉的老婆端着一大筐农家零食来到堂屋前,笑呵呵地对王家老汉说道,“还不赶快把客人迎到堂屋来(备注:堂屋是西南大山农村迎接客人的客厅,是过去农村地说法。)。”
“不好意思啊,各位客人,王老汉对各位客人怠慢了,请各位客人里屋坐。”王家老汉把客人引进堂屋,对他们道歉道,“农村人,礼数不周啊,还请各位客人见谅哈。农村里,也没有其他的好东西招待大家的,只有一些土特产,来招待大家。还请大家不要见外哈。”
“哪里,哪里话。这已经很丰盛了。”县里来的李主任看着桌上那大堆农村零食,对大家笑道,“这些可是农村的特有的土特产哈。”
“大家别客气,各位客人们,这些都是自己家产的。”王家老汉看见这些从城里面来的客人有点拘谨,对他们招呼道,“各位可不要客气哈。”
王家老汉对那些客人招呼完,把他老婆叫过来。
“孩子他娘,今天,把家里面剩下地那些腊肉、腊肠那些,好好洗一下,整干净点,做几道大菜、硬菜,好好招呼一下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王家老汉在他老婆耳朵边嘀咕道。
“好的,孩子他爹,这个你放心好的。”王家老汉的老婆对他笑道,“招待客人这些,你就包在我身上好了。”
“王老爹,就叫嫂子不要麻烦了,我们呆一会儿就走。”李主任知道王老汉叫他老婆做饭去了,让他不要那么麻烦了。
“是啊,我们就聊一会儿,就走。”其他的人也附和着李主任。
“不麻烦,不麻烦。各位客人,远道而来。王老汉家虽然穷,但是还是得让各位客人吃一顿便饭啊。”王老汉让各位客人安心的坐下来,对他们笑道,“老汉家其他东西没得,但是呢,农村里面,常长的,还是有的。所以,还得希望各位客人不要见外哈。”
李主任和其他的几位客人,原本打算是来王老汉家调查调查,聊聊,没有打算在他们家吃饭的。
但是经过王老汉这么一挽留,还有李老师的再三挽留。
这一行人,终于同意在王老汉家吃完后,再走。
过去的农村,特别是在十年代的农村,农村人非常地热情,也很单纯。
只要家里面来了客人,都会把自己家里面最好的东西,拿出来,招待客人。
哪怕是再穷,人再苦。都会分享他们最好,最美的东西。
哪怕是,他们平时吃不饱,穿不暖。但是呢,一旦有客人来,他们都会千方百计地想尽办法招待好客人吃好。
宁愿自己不吃好,也要让客人吃好。
这是八、九十年代农村人典型的做法和待客之道。
在那个年代,在那个年代的农村人,很多人都是很单纯的。
在华夏千年不遇的伟人的思想领导下,农村人都很纯洁,没有那么多的思想杂念。
对待人待物,都一样。
特别是对待热人,不管是哪里来的,都是非常非常地热情。
王家人也是一样的,他们虽然穷,但是呢,也懂待客之道。
就以腊肉为例,平时,他们都可是不会吃的。除非来了客人,除非是有什么大节之外,他们才会拿出来招待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