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宅心仁厚恭顺王(1 / 2)
“果然是喂不熟的白眼狼,他人在广府,养的鹰犬爪牙倒是忠心耿耿,想挑拨离间都找不到缝隙。”
“老王爷莫生气,当心气坏了您的身体。”
“我能不生气吗,这阮傅忠自从赴任广府督抚,翅膀倒是硬朗了不少,他也不想想,在京城时对本王爷摇尾乞怜的样子,现在跟洋人称兄道弟,真当自己是个大人物,忘了紫禁城里是谁的天下,本王辛辛苦苦在京城帮他打渠道撑后台,给这点儿好处还不够打发叫花子呢!”
恭顺老王爷气得直骂娘,他贵为靖皇堂兄,嚣张跋扈惯了,什么生意都想横插一杠。
乌香膏可是一块香飘四溢的肥肉,别说吃一口,就是从手上过,沾的满手油也是好大一笔,他拿了那么多次猪油,看着别人吃他肯定不甘心,索性自己也咬一口,但是广府督抚阮傅忠偏偏喜欢吃独食儿,开海党牢牢把控乌香膏上下链条,一点肉都不分给他。
越是利润丰厚,那利益团体就越是团结紧密,汉洋帮,开海党,以及广府督抚阮傅忠,他们靠着“乌香膏”为粘合剂,哪怕把王爷逼得直跳脚,也没让恭顺王插手,并且还在朝中结成利益联盟,彼此遮掩。
按理来说恭顺王府没少赚取利益,也算是开海党人,但是跟阮傅忠拿的大头比起来,那简直可说是蝇头小利。
他掌握着京畿不知多少土地,名副其实的端朝无冕之皇,他的田产铺面庄子不知其数,连粮食高价都有他的操盘,甚至于已经把五军都督拉入麾下,想做皇帝,也就是一句话的事。
恭顺王爷就是紫禁城背后那只永远在搅弄风云,撩拨局势的黑手,只是伪装太深,很少有人能发现他……
这样黑心胆大的人物,怎么会甘心只分得一手油,不,他要吃肉,吃大块儿的,所以他不遗余力找线索,想把任何跟乌香膏贩运有关的闲杂人等招入麾下,这样就能吞掉阮傅忠的利益,只是从未得手过。
他奶奶的白眼狼阮傅忠,鹰犬竟如此忠心。
“还得再加把力,明日你让五军都督带着卫所兵去巡查,给我好好查查漕帮到底在搞什么幺蛾子。”
恭顺老王爷吃不到肉心里气恼得要命,这是想掀桌子了,管家赶紧打住:
“老王爷,这块骨头再难啃也只能背地里撬,可不敢明着闹,若真有风吹草动传进圣真人耳朵,这块肉可就馊了。”
管家老大年纪,说话滴水不漏,只字不提乌香膏,却把道理说得明明白白。
老王爷叹气一声捂着脑袋:
“嗨,本王都气糊涂了,不过我这堂弟知道了又如何?他这些年吃丹吃得头昏脑涨,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过去了。”
“哎呦,老王爷可不敢乱说,诅咒圣上是要杀头的。”
“你瞧你那没出息的样儿,行啦行啦,本王继续看戏,你去办事儿吧。”
“得嘞,奴婢这就去给你办事儿。”
事分两头,张长生在庙里待了一晚上,等第二天雨渐歇,这才从庙里走出来。
昨晚上刮了一夜的狂风,地面的野草被刮得异常茂盛,此时再也看不到荒山,只剩下漫山遍野翠绿。
张长生坐在马背上慢慢行走乡间,微风吹拂,空气湿润,农户奔走相告,高兴于蝗灾终于被清除,可以安稳种粮食了。
张长生缝补了土地爷,又驱散了他身上的地煞气,让唐岭乡重新焕发新的生机,再过半年,这里必定瓜果飘香,菜地农田丰收满仓。
农户要的就是没有天灾好种田,哪怕他们的血汗成果最后只有一成是属于自己的,心里也是高兴的,能种出东西就能活命,兴许哪一天地主大发慈悲,不让我交那么多粮食了,日子不就好过了吗。
古代的农民,但凡能活命,都会安安稳稳埋头苦干,只是酿得百花成蜜糖,为谁辛苦为谁甜,他们越努力,地主就越富有!
张长生骑在马上想了很多,骑着马沿道路匆匆闪过,路遇正在被官庄打手殴打的农户,看来是又断了一条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