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金沙江湍出金石(1 / 2)
陆容《菽园杂记》有载,五金之矿,生于山川,重复高峰峻岭之间,其发之初,唯于顽石中隐见矿脉,微如毫发,金多出西南,取者穴山至十余丈见伴金石,即可见金,其石褐色,一头如火烧黑状,凡滇南金矿,楚雄、永昌、大理为最盛。
滇南,是出产金矿最多的省土,金沙江更是水金重要出处。
此水自古有之,从吐蕃引出,绕流滇云府,至于入汉土,回环五百余里,出金者有数截,滇南百姓皆于江沙水中淘沃取金,千百中间有获狗头金一块者,名曰金母,其余皆麸麦形。
水金者,据河起寨,沙中淘金,其工匠往往据河扬箕,金沙源源不断澄清沉淀,入冶炼炉,所得金块即为水金。
水金比山金开采要容易,但也不意味着毫无危险,入水中收取金沙,首先得肺活量比较大,下水如果连一分钟都憋不住,什么东西都捞不上来。
因而但凡是能进入水中取金沙者,天然比岸上扬箕的工匠要吃香,再加上潜水憋气又是本事,寻金匠多代代相传,滇地冶金司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乐得有稳定的寻金匠。
他缝的这人,正是金沙江畔的水金工匠。
他本是丽城苍饵冶金寨的寻金匠,世代以入江淘金为生。
一日,江水湍急,他不慎被水流裹挟着撞到河底石头,晕了过去,身体沿河顺流而下,不知过了多久,居然在一个水下巢穴醒来。
满目所见,全是金光闪闪的狗头金,最小的疙瘩怎么也有拳头那么大,更大的竟如水缸,工匠大喜,若能将此金窝据为己有,那自己的千万世富贵岂不定了。
他由是这样想,沿着金巢往黑漆漆的深处走,往前又行三两里,来到一处得天独厚的天坑,金石裹挟山泥,在日光下金光闪闪。
这匠人大喜,顺手扣起一块拳头大的金钉,准备装进口袋,结果身后忽然传出人声。
“这是我金锭,你少拿点!”
匠人正高兴,忽然听见有人说话,惊得后背汗毛耸立,他眼角余光瞥见黑影,猛地回头一看,身后啥人也没有。
呼,原来是虚惊一场。
就在他转过身没多久,那声音却又从耳边传入:“你还我金锭!”
寻金匠大惊,心脉断裂,至此皮影戏结束。
张长生满脸懵逼(老人看手机),这些尸体怎么都死得莫名其妙,而且滇南距京城数千里之遥,怎么就运到这个地方冷藏起来了?
他搞不明白,不过寻金术,却是实打实的好东西。
虽然叫寻金术,能寻找的东西却不只是黄金,白银,铜,铁以及各种深埋地下的矿藏,只要用了寻金术,所有矿产都会像做了刨面图般显示在张长生手上的寻金图上,连储量和方位、深度、挖掘方法都一清二楚。
自古矿冶由官方把持,平民百姓哪敢涉猎,有了这个图,就相当于掌握了大端朝所有金银铜铁矿,只要自己想,可以随时挑中一块矿山,在山里悄咪咪挖矿冶金,不多时必然富可敌国。
只是,他没什么兴趣,贪欲钵已经把他心中对钱财的贪欲扫除,对于他来说,钱财是工具而非命根,重在使用而非积累。
只能先暂时放进仙人摘豆。
眼看更夫敲锣,天色将明,他下阴司塔只能到此了,这一次多是水字奖励,收获比不上上次丰富,但都蛮有意思的。
张长生重新锁上阴司塔,跳下院墙,从殡葬司外墙往回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