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善后诸事(2 / 2)
......
七月二十三,刘星满载而归,带着大量缴获随同舰队回到关岭要塞大营。此次伏击战,如果不算张谦和林宿成的收获,自己所领的人马歼敌四千六百多人,俘虏一千三百多人。缴获战马六百四十匹,缴获长弓七千八百多张,战刀长枪五千多柄,箭矢粮食不算。
加上林宿承的缴获,全军战马数量达到了六千八百匹!不再担心发展不了骑兵了。
回到跟基地的第一件事情,刘星就是带领全军将士披麻戴孝到万山烈士陵墓拜祭所有阵亡的将士。并再次公开强调:每个战死的将士列为烈士,每年发放给家眷五两银子的抚养金,直到他们的子女全部成年,其他父母也由帮会养老送终。有受伤残疾的将士,安排后勤事务,每个月军饷不减。
接着,刘星安排全军在军营举办庆功宴,宣布奖赏各营的奖赏,并对各营突出的将士安排登台受勋。终于,在张谦之后,又有一人荣获了特等功,被授予金质勋章!这个人就是林宿承!
虽然萧运在攻防战中表现出可圈可点,体现出智勇双全的统帅能力。但林宿承的表现让刘星惊艳了一把,果然,这些阵地战不行的老兵条子组成的军队,在伏击游击战中表现让人瞩目。
刘星当场授予林宿承的旅队为疾风营的称号。并宣布:今后,所有营队如果变现优越,功绩卓越的,都可以评选特殊称号。在全军将士的眼红之中,每个疾风营的将士当场被发放三十两银子的缴获红利!
八千的新兵,这次虽然在最后的关头也拿着手弩和兵刃在教官的指挥下上阵杀敌,但是更多是造成人多势众的气势,本身杀敌斩获不多。所以,看到老兵们纷纷得到各类奖赏,这些新兵都眼红不已。
但是最眼红的还不是他们,最眼红是骑兵将士。除了五百风骑随军出征,剩下一千火骑兵和一千五的风骑被喝令旁观。新兵们上阵后好歹没人分赏二两银子,他们这些骑兵只得当二十斤粮食、二斤肉的安慰。
骑兵的花费是最多,光一匹战马就五百两。每天吃的草料不算,隔三差五还得喂食黄豆高粱,这半年下来,每匹马光吃的就耗去了八两银子。战马配的马鞍、马镫、马蹄铁都要钱财;火骑兵的战马套着皮制的马铠也是花费不菲。骑兵的将士耗费,风奇兵还好些,火骑兵的光明铠一件造价就达到三百多辆银子。
花费了这么多代价,刘星鉴于他们训练不足为由,没让他们参加会战。但是,其他营队的士兵们不这么看,士兵们都是老粗,各类风言风语自然少不了。这些风传让风火骑的将士上下压力山大!面对其他营队的战功,怎么能不眼红呢。更何况,此次随军伏击的破锋营以步兵克骑兵,全歼了正白旗一千嫡系骑兵。对比之下,骑兵们伤心满满!甚至有将士想申请调到其他营队的想法。
......
大胜之余,全军上下喜笑颜开抓紧时间修补防御工事,并憋着气势投入的训练中。
对刘星这个主人而言,最大好消息是青龙帮的本部人马,内地调遣过来的人马,还有毛文龙旧部人马打成一片。不同出身的将士们,在畅快淋漓胜利中终于团结一致。山头永远是不会消失的,但是可以磨平弱化山头的概念,最好的方式就是带着所有人获取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将内部矛盾转化为对外扩展的竞争动力。
最坏的消息是骑兵上下有点气馁,因为刘星日常繁忙,她在开始阶段的骑兵日常训练安排一番后,就交个六个营长组织负责指挥。平常疏于对骑兵的监督。
训练了五个月有没有明显的进展,一是,一时半会没专业骑兵将领,二是,刘星自己前段时间没有足够的精力去督促指导。关于骑兵将领这个问题,一时半伙没有好的解决方法,曹文诏和卢升象是合适的骑兵指挥官;但是他们现在不可能加入自己的阵营。蒙古人现在已经被皇太极收服,还认了皇太极为蒙古大汗;所以,请外援的选择也没有可能。最后只有一种方法,自编自导,将自己对骑兵了解的内容写成教材,然后亲自带领他们训练。
骑兵的训练还有两个延伸的问题。一是,金州的地方相对狭小,没有地方长距离拉练演练。二是,养马的场所不够了,原先不到四千就紧张,现在接近七千的战马就显得拥挤。这两个问题,明显短期却无法解决,刘星烦恼不已。
既然客观的问题需要等待,等么就先解决主观的问题。战法和士气!必须马上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