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童贯如愿(1 / 2)
从东华门到西华门的大街将皇宫分为南北两大部分,在南面西半部分有中书省及东面紧挨着的文德殿,文德殿的东南方向即南部皇城的中心处,坐落着皇宫内最大也是最正式的宫殿,这就是可容纳两万余人的大庆殿,此处是举行新年朝会等国家重要典礼之地。
在徽宗正寝福宁殿的南面不远处有三座宫殿,从东到西依次为紫宸殿、垂拱殿与集英殿,非有病假等情况,两府重臣、三司长官【1】及亲近的顾问大臣约十余人每日都要在文德殿朝见皇帝,奏报内外军国大事;每隔五日,汴京的重要文武官员几十人都要在垂拱殿觐见,每月还有两次在京的数百位文武官员都要觐见,初一前往文德殿,而到了十五就改为紫宸殿。
这一天是三月十五,又到了大朝会的日子,在京文武百官四五百人齐集紫宸殿,徽宗端坐于御座之上,众文武皆整齐地分列于朝堂两侧。
在听过例行的陈奏之后,徽宗提了提精神,向前欠身大声道:“想来众卿都已听闻了前些日子的陕西捷报,如今我与那河西家之事,关系我朝之生死甚巨,是就此议和,还是我再接再厉乘胜直追,今日众卿汇聚一堂,不妨各抒己见!”
蔡攸早已忍不住了,忙第一个从臣工队伍里走出来,举着玉圭大声陈奏道:“臣宣和殿大学士蔡攸启奏陛下!”
“讲来!”徽宗一抬手道。
蔡攸便慷慨陈词道:“西北捷报,大快人心,如今我朝正宜在西北大举,乘势扫平西夏!依臣愚见,当择一宿勋重臣为陕西经略使,总领永兴、鄜延、环庆、泾原、熙河、秦凤六路军马,另从各路调拨十万精锐军马归陕西,专力对付西夏!此外,须择一心腹重臣为监军使者,以为陛下耳目,臣略表愚衷,伏请陛下圣裁!”
蔡攸说完便跪了下去,接着便有一众文武接二连三站出来跟进道:“臣附议!”
最后朝中所有文武大臣都予以附议,徽宗扫视了一下众人,便起身道:“既然众卿都主大战,朕也不便再畏首畏尾,只是战局一旦大开,还望众卿协力同心,共谋盛业,以慰先帝在天之灵!”
众文武齐声高呼道:“惟陛下之命是从!”
徽宗步下了台阶,慢慢地环顾了一下众文武,内心不无激动,待他回御座坐下,即又大声道:“君臣同心,朕心甚慰!不过兵事非同小可,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个中关涉,如投入军力诸事,还当与朝中诸位股肱重臣细细商议过了再行定夺!然则这择选监军使者之事,似可先行确定人选,一旦朝廷谋定了用兵大计,那时便可当即差遣!众位卿家不妨畅所欲言,推荐贤能!”
几位臣僚早已跟蔡攸通好了声气,连忙不约而同地站出来举荐蔡攸,其中一个道:“蔡大宣昭昭卓才,耿耿精忠,当为不二人选!”
郑居中、王黼等人已经打定主意要扩大蔡京、蔡攸父子的矛盾,争取先行将蔡京扳倒,因此这帮人都站出来力挺蔡攸。眼看就要有差不多三成的朝臣表达了支持,蔡攸见状,不由喜形于色。
蔡京回头觑了一眼蔡攸,蔡攸得意地一笑,蔡京阴沉了一下脸色,便站出来手举玉圭高声陈奏道:“老臣蔡京举荐内侍官童贯!”
“哦?相公因何举荐童贯?”徽宗问道。
“启禀陛下,内侍官童贯一向实心任事、忠谨勤恳,且富于胆识,力能担此重责,老臣为朝廷计,所以举荐他!”蔡京大声道。
蔡京的党羽们连忙站出来帮腔,毕竟还是蔡京这位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势大,一时之间马上就有超过一半的朝臣站在了宰相这边,蔡攸见此情形,气得有些发抖,忙高声陈奏道:“陛下,监军重任,怎么能托付内官呢?我朝太祖太宗立下家法,愿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如果放任内官坐大,岂不让天下士大夫寒心吗?将来怎不知会重蹈旧唐内官之祸?”
蔡攸说的是唐朝中后期宦官掌握了一部分精锐禁军的大权,发展到废立皇帝的地步,确实是前车之鉴。蔡京于是提高了调门儿,对着儿子说道:“蔡大宣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士大夫虽自幼读圣贤书,可一旦形成门阀,更是尾大难制,历朝历代亦不乏殷鉴,反不如内官,到底无后,两害相权,自当取其轻者!是故英明天纵如先帝已有此成例,此亦为祖宗家法!何况内官本为天子家奴,入则侍奉洒扫,出则为嘴鼻耳目,名正言顺!”
蔡京一番说辞,听得徽宗频频点头,他真没想到蔡相公竟如此坦诚,哪知蔡攸立即反击道:“先帝信用内官,才致灵州、永乐大败,前车之事,相公都忘了吗?今日朝议,只有同僚,没有父子,先帝的覆辙,难道相公还想让陛下重蹈吗?”
“大逆不道,混账之言,竟敢诋毁先帝!”蔡京当即指着儿子训斥道,朝臣们看到父子二人斗嘴,都在窃窃发笑,连徽宗也有些忍俊不禁,“胜败乃兵家常事,我朝历来用兵,胜固居多,但败亦不少,历代先王皆有韬略,败因多在将士不遵成算、不肯用命!此番若是监军尽责,有陛下庙算,定然可以马到功成!陛下,老臣愿为童贯做保!”
说着,蔡京就跪了下去,那些支持他的人也立即跟着跪了下去,一时间朝堂上跪倒了一大片。其实郑居中已然算到了会是这个结果,所以他毫不气沮,于是站出来表态道:“望陛下圣裁!”
徽宗也早知会是如此,为着保全蔡攸的颜面,最后只得拍板道:“好,此事容朕考虑几日,再行定夺吧!”
散朝之后,十余位文武重臣并没有立即离去,而是跟随徽宗到了紫宸殿后面的暖阁里继续商议用兵的细节问题,并未涉及选派监军人选的事情,因此火药味淡去了不少。这一次君臣都可以随便些,在就坐的同时还有茶水伺候着,议事节奏可谓不紧不慢。
这日的午后,徽宗一俟忙完了公事,便将蔡攸召到了福宁殿,徽宗笑道:“今日早朝,大宣也是看到了,相公是举荐了童贯的,而且童贯也是众望所归,朕已有意差遣他为使者了!”
蔡攸不服,忿忿道:“仅仅是过半而已,也算众望所归吗?官家可是有些偏心!”
“呵呵!”徽宗走到蔡攸跟前,小声道,“没想到你居安兄人望也如此之高,朕已经想好了,趁着相公七十大寿之际,也加恩于你兄弟,想来必不会遭到反对的!”
蔡攸一听徽宗要给自己加恩,眼前顿时一亮,忙道:“官家想如何加恩愚兄弟?”
徽宗拍了拍蔡攸的肩膀,亲昵地说道:“加赠你老兄开府仪同三司、镇海节度使如何?”
开府仪同三司乃是文散官二十九阶之首阶,为从一品,系宰相官所带衔,徽宗如此安抚蔡攸,正是因为看到了蔡攸背后的那点高涨的人气。授予开府仪同三司的阶衔,就意味着与宰相已仅有一步之遥,蔡攸也没想到会是这么个结果,自是喜不自胜,忙叩头谢恩道:“臣叩谢天恩!今后更当尽心竭力以报陛下隆恩!”
徽宗诡秘地一笑,道:“朕晓得了,若无别事,卿家先回去歇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