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永宁村(2 / 2)
“废话,我虽然笨了些,但是并不傻!好歹我也要学医了,自然要学聪明一些!”季思楠嗔道。
李维点点头道:“悟性不错!好了,端进去吧,记得不要喝太多,会增加膀胱负担!”
季思楠有些不解,正要发问,却被李维打断道:“昨日师傅处于昏迷状态,我没有给他使用麻沸汤。想来这会伤口已经开始剧烈疼痛,刚刚我见他额头直冒汗,估计是强忍着的。你进去陪他说说话,分散他的注意力,这样能缓解他的疼痛!另外,他身上那根用倭瓜藤,千万不要去触碰。还有就是保持床单整洁干燥,定时给师傅翻翻身,防止得褥疮!总之一有事情就让虎头通知我!”
季思楠听的有些云里雾里的,焦急道:“怎么,你要出远门?”
李维点点头道:“嗯,我要代替师傅前往救灾区。咱们济世堂是红十字会的主办方,必须要有人在现场指挥!”
季思楠有些担心道:“那我爹怎么办?他刚度过危险期,你不在出了事怎么办?”季思楠十分担忧,因为只有李维才能及时应对突发状况!
李维微笑道:“不是还有你么?想要成为我助手,第一步就是要成为一名合格护理师,这样才能参与我的手术!”
“我?我还是有些怕!”
“怎么,之前和我信誓旦旦的说的话,难不成是玩笑话?”李维故意挑衅道。
“哼,谁说我是开玩笑的了?既然如此那我就做给你看好了,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季思楠表现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那就最好不过了,我看好你哟!”李维说完就离开了这里,准备弄点吃的赶紧上路。
两人的对话一字不落的被不远处的伊贤听见了。看着两人亲昵的模样,顿时怒发冲冠,双拳紧握,双眼冒火,一副欲要将这对奸夫**大卸八块的架势!听李维要去灾区,巴不得他死在那里才好呢!
李维特地做了几道拿手好菜,自己吃了一部分,其他的全部端给了季思楠,就当做临行前给季思楠的一些安慰!
李维特地回去了一趟,和父母打了声招呼便出门了。
李维背上药箱,一路赶路一路打听,这才出了西门直奔永宁村。
永宁村其实离县城并不远,大概只有40里路的样子。若是平常乘坐马车花不了多少时间,就算走路也顶多半个多时辰就到了。但是雪灾过后,道路被积雪覆盖了,走路都十分艰难,更别说乘坐马车了。
今日太阳不错,阳光普照。只可惜路面开始化雪,反而让李维行走越发艰难。李维整双靴子已经全部浸湿了,加上冰冻刺骨的寒风,李维双脚开始冻得僵硬起来。
李维途中不得不走走停停,因为双脚冻的僵硬,又累又饿的他走到永宁村的时候已经天黑了。
一路上李维也瞧见了不少的难民,或推车,或用牛车,带着为数不多的家当,去投奔城里的亲戚或是其他受灾不严重的村庄去了。
李维看着这些逃难的难民,本身就是吃不饱穿不暖的穷苦百姓,还要遭受如此灾难无疑是雪上加霜!
宋朝将乡村主户分成五等户,完全是依据各户财产的多少。一般说来,一、二等户是地主,三等户既有地主,也有较富裕的农民,四、五等户大都是贫苦的农民。故一、二、三等户又称乡村上户,四、五等户又称乡村下户。
李维从他们口中得知,受灾最严重的基本都是下户村民。因为他们房屋基本都是用泥土搭建的土胚屋,或是用茅草搭建的茅草屋!根本就承受不住积雪的重压,从而导致坍塌!
永宁村也算是一个不小的乡镇,全村总共有400多户人家。但是由于大多数都是下户村民,而且又是四处分散,给救援人员带来了不少的困难。
李维来到永宁村,并没有人来接待他,估计全部去救援了!李维碰见一位老丈,上前问道:“这位老人家,您知道红十字会在哪里么?”
李维按照师傅的指示到了这里,要第一时间联系上红十字会,他们会交代如何去抢险救灾。
老丈估计有点耳背,没听清,问道:“你说什么?红什么?”
“红......十......字......会!”李维一字一字的说与他听!
“哦!你是说来这里帮忙救灾的那伙人?”
老丈虽然听不懂红十字会,但却清楚红十字会是干什么的,而且还对这个组织很感激!
“没错,我就是找他们!”
“他们现在安顿在咱们村里正的家中!”
老丈指了指前方道:“你顺着这条路一直往前走,走到头往左边拐,大概再走个两三里路就会看见一户大宅院,那就是我们村的里正萧员外家了!”
在县以下,还有乡和里。乡、里虽然没有正式的政权机关,但是宋代统治者依靠乡间地主,统治和控制广大农民。据《文献通考·职役考》记载,北宋政权建立以后,就差派乡村的地主当里正、户长和耆长。里正、户长负责“课督赋税”。耆长则专司“逐捕盗贼”。总之,是这些乡村最基层的小吏,其职责有二:一是榨取钱物,二是弹压农民。
而永宁村萧员外便是集里正、户长和耆长为一体的最高领导人!
李维感激道:“多谢了,老人家!”
李维说完便顺着老者的方向直奔萧里正的府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