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糊裱匠和冲突(1 / 2)
第201章 ,糊裱匠和冲突
蒸汽历,9年10月。
汉国的工商大会和长老会如期召开。
汉国几乎所有的工商人士向大汉朝堂建议,要把大汉凉州段的铁路联通到长安城,洛阳城,一直到汴京,建立沟通两国的铁路网,为了达到目的,他们甚至愿意购买铁路债券承担这笔费用。
因为这些商贾发现了,汉国和汉国四周的纺织品市场已经被他们占据光了,现在唯一存在的市场就是大赵了。
但大赵本身也是一个手工业强国,其纺织业也是极其强大的,虽然比不上已经开始使用蒸汽机的汉国,但赵国的百姓本土销售,而汉国的纺织品多了路费,很难冲出关中的范围,赵国大部分的地方都抗住了汉国纺织品的倾销了。
这些商人发现只有联通铁路才会大幅度的减低他们物流的成本了,而铁路则给他们带来希望了,说句实在话这些商贾情愿铁路联通关中也不想联通兴庆府,兴庆府才能辐射多少人,而关中却有几百万人,关中后面的大赵更是有万万人的市场,这才是他们垂涎的。
但铁路要在关中修建,陈帆可不敢保证,他只能说会向徐烨汇报。
而徐烨也是想要修建联通关中乃至中原的铁路,他倒不是看中其中的经济效益,而是铁路的军事价值,真有这样一条铁路,汉军可以在一个月内打到汴京。
“大赵不会对我们汉国开放铁路的”刚刚从汴京回来的小李直截了当的说道。
“蒸汽纺织机对大赵的冲击太强烈了,洛阳城有大量的农民成为流民都是蒸汽纺织机造成的,这段时间洛阳当地大量的泼皮在当地的豪强指挥之下烧毁我们的货物,就是因为在汉布的冲击下,当地豪强的生意和当地百姓的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柳琦已经对我们有意见了,我回来的时候还专门说了,以后大赵会对我们汉国的纺织厂限制,定额是1000万匹,超过这个数字就不允许汉布继续进入汉国。”
陈帆有点恼火道:“我们和大赵可是盟友,他们就这样对待盟友的,1000万匹棉布,我们卖到燕国都不止这个数字。”
纺织业可是大汉的第一支柱产业,陈帆当然恼火柳琦的这个举动了,要知道大赵的丝绸,茶叶各种瓷器汉国可没有限制过,而是有多少要多少,只是大赵的产能跟不上而已。
小李无奈道:“这还是柳琦需要我们对抗大燕,要不然连1000万匹这个数字都没有。”
老吴头问道:“要不我们卖一些蒸汽纺织机给大赵,这样柳琦总不用担心汉布的冲击了。”
能卖一点机械也是好的,大汉的蒸汽纺织机可不便宜,一台就是上万贯的价格,超级暴利,即便是大汉的商贾一次也只敢购买一台。
小李摇头道:“柳琦不敢引进蒸汽纺织机,他不但担心我汉布冲击赵国的百姓,也担心大赵的商贾用蒸汽纺织机冲击普通的百姓,对柳琦来说,大赵稳定最重要。”
大赵是个封建国家,主体就是小农经济,普通百姓讲究男耕女织。
蒸汽机的大量普及会彻底摧毁普通百姓一半的财政收入。在这种情况下,百姓破产成为流民就是必然的事情啊。
大赵的百姓超过万万,即便是几分一成的百姓受到冲击,那也是上百万的家庭破产,他柳琦敢让这些百姓成为流民,百姓就敢直接推翻大赵朝廷。
某种程度上而言,第1次产业革命,不出现在中原王朝地区是有合理性的。即便是萌芽的冲击力,都足够摧毁一个王朝,封建官僚为了维持王朝的稳定,自然不可能让这个萌芽继续开花结果了。
反而是像汉国这样的地区,不可能受到冲击,封建制度都没有进入,勉强能算个部落联盟,河西地区大部分的百姓都是勉强活着,哪里有什么经济活动,因为受道路的限制,他们连剥削的价值都不存在。
连经济活动都没有,自然就不存在所谓的冲击了,反而是产业革命之后,汉国生产率暴涨给他们带来了富裕的生活。
柳琦就处于这样为难的进步,即便是他知道蒸汽机可以提升效率带来财富,但他也不敢使用,甚至不敢把蒸汽机引入到大赵境内。
徐烨摇头道:“亏的柳琦还是一个改革派,连蒸汽机都不敢引进,他这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糊表匠。”
穆汉问道:“铁路能不能修建?”
小李道:“柳琦可是一个老狐狸,赵国的铁路不是联通南方,就是联通东方,但就是不修建联通关中的铁路,显然是非常忌惮我们。”
徐烨道:“算了,先不管大赵的事情,我们这段时间主要的尽力用在打造火枪,火炮,囤积粮草为主。等燕国被我们灭了,大赵的国门不开也得开。”
而长老会相对就和谐一些了,这里的长老们大部分都是农民和牧民出身,他们当中大部分人,还没有学会使用这份权利,他们只是做一个观众来倾听汉国越来越强大,发展越来越快,大家的日子过的越来越好,而后就是不断鼓掌了。
而当陈帆说未来三年朝廷要囤积3000万石的粮食,同时要建立一个有关,大豆,食盐,白糖,布匹等战略物资仓库,累计投入的钱财将会超过3000万贯。
顿时会场掌声如雷,这才是和他们息息相关的消息,此时汉国的国土面积已经超过了3个大赵国,可以说是地域极其广大,虽然大部分都是无人区,但汉国人口连大赵的十分之一都没有,即便大部分都是烂地,但汉国人均拥有的耕地超出了100亩,而汉国权贵被徐烨吸引到工商业去了,这些土地几乎全部都是百姓的。
而百姓有了土地,种植都是可以活命的粮食,但因为这两年没有战争,粮食大量丰收,汉国境内不管是官仓民仓都快挤爆了,粮食的价格暴跌,而现在朝廷要增加粮食的储备,这就相当于让他们可以多赚一些钱。
而后陈帆又宣读了朝廷打算扩军的消息,以前汉国各州3000常备军将扩充到5000人,兴庆府和平西府近卫军扩张到2万人,同时加快火枪的普及率,争取在2年内火器的数量可以装备20万大军。
这更是引起了长老们的欢呼,在大汉境内,当上了常备军就相当于大赵考上了举人了,说一句鱼跃龙门也不为过,成为常备军即便是退役之后,优秀的士兵可以进入官员学院,成为大汉的基层官员,还可以进入汉国但各个官营工厂吃上皇粮,可以说实行了阶级飞跃了。
而现在一下子拿出了几万个举人的名额,这些长老们如何不高兴。
汉国召开的时候,大赵使者作为观众在旁听,而王灌也做在其中,他对长老会极其感兴趣,收集了很多这方面的资料,但真经历了一次之后,却有点失望了,这些长老们没有一点远见,甚至可以说是极其平庸的人,他们只是鼓掌机器,这让幻想长老监督官员的想法破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