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 几乎没的挑(1 / 2)
“这不太合适吧?”周易思索的道:“纵向比较,一条条赛道,输了还能自欺欺人、自我安慰,横向比较,一群人挨打,输了可就真是一点理由都找不出来啦!”
过来通知消息的汪鸿鸣笑,:“你就知道你一个人定然能打赢一群,而不是被群殴?”
时间已经是宴请李忠良翌日的傍晚时分。
昨晚在招待所醒酒喝茶时,汪鸿鸣获得了信任回馈以及授权。
今天就信心满满的以经纪人身份,跟部队的领导们去谈了。
其实部队这边也是派出了专业的谈判人才。
背后原因自然是患得患失。
想少花钱、还要保证把事办好,那就让专业的上。
这次谈判,双方都很有诚意,差不多一个白天的功夫,主要合作意向,甚至框架,就基本都敲定了。
用汪鸿鸣回来解释的话说:“昨晚我回到自己屋里,一宿没睡。琢磨咱们这件事。然后发现,真还就没什么好挑拣的。
以你们爷俩的条件,一个新晋先天,没有后台属性,一个少年天才,未来可期,端到台上,自然是优质资源,会被疯抢。
可这抢人的动机,就很值得琢磨了。
咱们都不说那些空手套白狼,准备使劲拿你俩摇钱的专业皮包。
还记得前年那个没办法了,跑回故乡所在地,利用新闻喊冤,最后由国家出面调解的‘先天苦力’事件吗?”
周易自然是不记得,他那时候刚经历了中考,正是放大假海开了玩耍的时候,哪会去关注?
李忠良却是记得,毕竟这类事比较稀罕。
堂堂先天,在高阶无力这般稀缺的背景下,竟然被当做苦力般压榨欺负、而且还求告无门。
这事说起来也不复杂。
首先这位先天属于那种‘一专多垮’人士,也就是俗称的武痴,除了在武道方面的确是行,其他都连常人都比不了。
而且这位是大愚若智,看着不差,一到真格的就拉胯。
这就为签署‘长工’条约埋下了伏笔。
其次,人离乡贱。从古至今,多少过江龙栽在地头蛇手里。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贪心。
很多人吃别人的瓜时,都是理中客,说的头头是道。
可一轮到自己,还不如笑话过的人。
是因为当局者迷吗?是因为眼高手低吗?
都不是,真要细究,不是想不起来道理,而是心怀侥幸。
人无横财不富呀,万一真遇到了贵人……
这是最多见的一种贪心。
而不是简单的给的价高。
给的高不如吹的像。
显得足够真,才能忽悠住人。
喊冤状告,国家调解,这还不算完。
因为从律法角度,挑不出对方的理来。
白字黑字写的明白,签字时人也是清醒的,有监控录像为证。
国家也不可能为了谁公然改规矩,只要走这个程序,那么就是法不容情。
国家的办法,也就是不走这个程序,类似于厅外调解,最多动动人情,给我个面子,我在其他方面补偿你,也算是一种许诺画饼。
然而对方是经济大省,就仿佛家里长了班赚了钱的兄长,父母还指望着其多少贴补下家用,养育尚不能自食其力的弟妹呢。
人家说话就是粗声,尤其还占着理,理还是父母定的,就算是父母偏亲幺儿,也不好做的太过分吧?
于是漫长的维权路,到现在也没能彻底尘埃落定。
人家甲方就层私下放出话:我吃不到,也能耗到你臭了。
说白了就是三拖两拖把你耽搁了。
不光是时间,还有心态。
心态崩了,影响了武道。
以前就靠‘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练霸气功’的那份纯粹勇猛精进,现在心被‘漂染’了,成熟了,也找不回那份唯武唯我了。
汪鸿鸣又点了一句:“没有后台,是我们的优势,却也是劣势”
再加上这次合作的这个独立旅,因为正处于明显的上升期,因此求贤若渴,这样的机会其实也不多。
资历是什么?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每说到这段历史,必然绕不过你,这才算资历。
光是熬岁月那种,品相就低了。
就像前世周易知晓的某些东瀛人,倒是想着‘从一而终’,一生都奉献于某公司,说出去也挺有面子,容易联想到古代的武士,忠心耿耿。
可人家公司不需要,四十多岁,找个机会辞退了。换一批能打的。渴望上进,精力体能充沛,家里还没那么多破事,薪水还低……
回到部队这边,部队也有军官转业之说啊,更别说顾问。
因此,能赶上大事件,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真是机会。
你在上升期,他也在上升期,诚意十足,郎情妾意,更有机会成就好事。
而以李忠良和周易师徒现在的地位、人脉,想要再挑个这么合适的,不敢说做不到,也必然是大费周折。
汪鸿鸣就交实底:“我也发动人脉关系找了。找到这个,感觉已经比较幸运了。因为咱们这个档次低,拿到消息往往是好几转之后的,有些好机会,也被别家捡漏了。
为什么之前明知道被摆了一道,我也没主张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就是因为机会难得。
你看看这次同来的那些武师,知晓需要遛马,不也都没急着走么。还不是看上了部队的上升期?
将来一说,我教的官兵,是开赴前线真刀真枪干的。这不就印证了功夫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吗?”
更高的地位名望,更好的资源环境,这些都是紧密关联的。
也别嫌大家俗,不俗点就没办法让武道走上职业道路,只能说是业余爱好者,玩票。
合作事宜敲定了,才有了部队邀请周易成为收关Boss这档子事。
用部队领导半开玩笑的话说:“部队学这军道拳,等于是记名弟子拜在李师门下,周易作为大师兄,入门之初,给众人传授下尊敬师长的道理心得,不是很应该嘛!”
周易当然不会轻易就被这类说辞忽悠的飘飘欲仙。
因此才有了反问。
而汪鸿鸣也来了兴致,就想考一考周易,看周易是真有拿的出手的理由,还是只是自信到有些目中无人。
周易回:“虽然泱泱大国,但仍旧人才匮乏。培养不易,周期长,用的地方多。
就像某位首长说的:我们有十三亿人口,任何大问题,十三亿万人同心协力,都能解决。反过来,任何小问题,乘以十三亿,都是大问题!”
汪鸿鸣皱起了眉,暗忖:“这么经典的说法,我竟然一点印象都没有!是因为我这个技术官僚政治觉悟太低?不至于这么低吧!”
就听周易又说:“既然人才不够用,那就不能不拿豆包当干粮。
圣武大毕业的,撇开那些有先天品相的天骄,去的也是各重要单位。譬如特殊部门,老牌的主力师团,武道研究机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