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先捡点海鲜再说!(1 / 2)
就在他下树了一会儿,他就看到了好多蛤蜊,还有之前抓到过的小青龙,另外还有一只小海龟。
可惜小海龟太小,看样子是被波及到最后无辜丧命的无疑了。
而陈凡这时候,洗漱完毕,收拾了东西后,第一件事,还是要再捡一些海鲜的。
于是他道:“各位小伙伴们,等等我啊好不好,就两个钟头,我再捡一些海鲜就好。如果你们有住在海边的小伙伴,就有我这样的经历了,一般台风后,都是有一些来自海洋的馈赠的。“
“咦,我也看到一条新闻:台风“利奇马”从江浙一带登陆,一路北上,所到之处让人苦不堪言,然而却给黄海西海岸的市民送来一份“厚礼”。
据报道,从城市阳台景区南侧一直到海军公园东侧绵延数公里的海滩上,到处都是海蛎子、海螺、蛤蜊……就连礁石与礁石之间的空隙里都是,场面十分壮观,一时间人人自备麻袋来到沙滩,争先恐后地开捡。
据一位本地人表示,是接到朋友电话才知道海滩上一夜之间冒出许多海蛎子,于是急匆匆赶去,全都是海蛎子。
半夜还不到早上,那时候海蛎子更多,有些人打着手电筒,提着蛇皮袋子,专挑大个的捡,不到一小时捡了100多斤,还有人直接用麻袋往家扛的。”
“我也看到了那条新闻了,就想凡爷解释下,那种海蛎子看着跟一般的不一样,咱们能吃吗?或者有没有什么讲究。”
“这能有什么讲究的,捡回来,涮洗一下子,然后吐吐沙,直接煮,直接炒就是了,不是很简单吗。”
“就是,没吃过有名的花甲米线吗?我看差不多。”
……
面对一帮人的询问质询,陈凡笑了笑了笑解释道:
“大概跟你们说的差不多,我看了一下,这种海蛎子应该是中深海区域才有的品种,不像浅海的野生蛎子那样长在礁石上,而是悬浮生长在深海里,大家一般很难吃到,俗称‘滚滩蛎子’。由于其生长期比较长,所以相对个头也大,特点是是肉肥、味鲜。
而一场大台风来临时,大风会使海水形成狂海流,将这些藏在深水的海蛎子大片大片地带了出来,送到了沙滩上。
这样,海边的居民们也就享受到这场海洋的馈赠了。。”
“那看凡爷的意思,你这也是要去抓海蛎子吗?”
“抓海蛎子倒不至于,我大概看到什么能捡的,还比较容易保鲜的,都捡一些来吧!”
说完,陈凡提着他的行军灶,便开始出发了。
由于海滩遍布都是被冲上来的鱼虾,海藻,陈凡现在走着的时候,也是举步维艰。
接下来两小时,他一边捡海鲜,然后则是寻找一处适合晾晒鱼干的地方。
终于,来到一处更宽,也是之前那些白沙遍布的地方,陈凡有了主意。
“各位,这里的沙滩,由于延伸更宽,也更深,海洋携带的海鲜来的比较少。
同时,这里还位于下风口,即使是一会儿,太阳变大,会让一些鱼虾腐坏,那股臭味也不会吹过来,这里刚好晒我那些金枪鱼鱼干。”
由于做了腌制处理,陈凡那些鱼片今早上并没有什么味道,相反,还有股淡淡的海盐芬芳传来。
不过唯一让他遗憾的,就是攒下来那些海盐用光了。
这倒是让他有些小郁闷,话说台风跟大雨过后,要再找到合适那么多海盐可不容易了。
陈凡把鱼干晾晒好,暂时也不是太担心会有其他贼鸥什么的来偷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