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帖经(2 / 2)
只要看见了,就有了选择,上报还是不上报,都不一定有好结果。
殷速的脸随着思考,时阴时晴,最后下决心当没看见,但是,事情还得给人办了。
如果只是清河崔家,他殷速也不怕,他可是从四品下的一方大员,在进一步,登坛拜相未必没有可能。
可是竟然牵扯到那一位,那他就绝不敢掺这趟浑水,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思虑停当,殷速把玉佩还给晏知,说道:“秋明,你做得很好,这件事我已经有了计较,你保管好这玉佩,等考试结束还给那个崔峪,不要有了闪失。”
晏知也不问他有了什么计较,接过玉佩小心放好,转身接着去看他的大门。
殷速呆坐片刻,起身去了一楼不提。
这边崔峪收到仆役们分发的白纸,仔细听明白仆役宣讲的题目做法。
考试时间为三天,每天考试期间可以休息三次、也就是饭点,会有仆役把清水和食物送上来,示意站岗的士兵即可交卷,会有专人收卷,傍晚会有人送棉被,明后两天一样的规矩。
这一场考试帖经,考生需要按照要求,将书中的内容默写下来,主要考察考生的记忆力。
按照要求,考生自由选择五经名目,每本书都有规定的篇幅,把这些篇幅默写下来即可,不对考生写几经做任何要求。
也就是我画出一段必考内容,你默写,这五本书你能做多少做多少,不做原则性要求,写一经的也行。
但,崔峪嗤之以鼻,这是考试,肯定是通的越多,才越容易考中,真只默写一经,那指定是不可能考中的。
崔峪当然是要通五经了,这等于是他的优势项目,穿越过来记忆力的强化正好就应对这个,不敢说倒背如流也是一字不差。
通五经不是只有五经,而是在《孝经》和《论语》为必选,这是二经。
《礼记》、《左传》至少选一部,为三经;《诗经》、《周礼》和《仪礼》三选一,为四经;《易经》、《尚书》、《公羊传》和《毂梁传》四选一,为五经。
崔峪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了《礼记》《诗经》《尚书》作为通经的书目。
然后他就开始研墨,借着这个时间在心中慢慢回忆书中的内容,确保等下写的时候一字不差。
磨好墨,他就开始直接在答卷上奋笔疾书,整个考院之中静悄悄的,只有书生们同时下笔写字的沙沙声。
崔峪逐渐沉浸在奋笔疾书的快感之中,慢慢忘却了身处的环境,连同考官们巡场都不知道。
同考官们的巡场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性的行为,书生们要考试一整天,随时都有可能作弊,他们又不会一直巡逻。
这份工作主要是兵丁们在做,他们在各个视野良好的地方眼观八方,还有巡逻士兵不停地在场中来回穿梭,保证尽量没有人可以作弊。
除了这两拨人,还有几个阅卷官和判卷官在远处悄悄看了看崔峪所在的位置,确认了之后,悄然离去,丝毫没有引起书生的注意。
在崔峪的努力之下,吃完中午饭没多久,他就完成了五经的默写考试,直接示意兵丁叫人来把他的试卷拿走。
<!--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