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邯郸氏(2 / 2)
赵鞅之所以这么着急立下赵毋恤为大子,就是因为他感觉到一场大战即将来临。
作为家主,自然要站在战争的前线。
为了以防万一,必须立下下一任的继承者,以避免很多麻烦。
“毋恤,这一次你父亲立你为大子,你那几个哥哥有何反应?”
“我的大哥伯鲁性情一向敦厚,在父亲宣布立我为大子后,立马对我行了礼,还将之前他负责的一些事务转交给了我。”
“另外几个呢?”
“他们……也都没说什么。”
赵毋恤平静地说道。
“他们几个,早已经被赵氏家主赶到了晋阳,各自给了一小块封地,不许回到新绛了。”智瑶说道。
大子的确立,是一件大事。
为了让赵毋恤以后正常继位,赵鞅已经将所有的隐患排除了。
即便是自己的儿子,也都赶走了。
让他们远离赵氏、晋国的政治权力核心。
给了一块封地,让他们安稳度过一生。
这就是普通贵族的最好归宿了。
如果他们还有野心,那么他们就和邯郸氏一样,将和宗主代表的大宗,有着一场不可避免的战争。
“邯郸氏和赵氏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辛莫问道。
因为和辛莫的特殊关系,赵毋恤也没有隐瞒,将邯郸氏和赵氏的矛盾全盘说给了辛莫。
邯郸氏和赵氏的矛盾,由来已久。
但是双方一直还算克制。
邯郸氏虽然自称邯郸氏,但是明面上还是以赵氏为大宗。
可是随着赵氏和范氏、中行氏的关系越来越紧张,这逼迫邯郸氏不得不做出选择。
而邯郸氏的很多族老,大多选择了中行氏。
这让两家的关系逐步恶化。
不久之前,卫国向赵氏贡献了五百户人口,作为对赵氏的献礼。
这本来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可是这卫侯不知有意还是无意,将这五百人口进贡到了邯郸。
邯郸在卫国的北部,距离卫国本土很近。
卫国将北方国境线上的人口献给邯郸,这本来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情。
坏就坏在,卫侯说的是“献给赵氏五百户”。
但是这五百户,却送到了邯郸。
于是赵鞅想让邯郸氏将这五百户人迁到正在建设的晋阳城。
毕竟那里才是以后赵氏的核心。
矛盾出现了。
邯郸氏的族老认为已经和赵氏撕破了脸皮,完全不需要将这五百户迁过去。
双方僵持在了这里。
五百户不是个小数,最重要的是,面子问题。
邯郸氏如果将这五百户乖乖交出去,那么说明他们还是承认赵氏为大宗的。
如果不送,那么就算是和赵氏大宗彻底决裂了。
邯郸氏的大部分人认为,这是一个和赵氏决裂的好机会,于是扣着五百户不放。
赵氏家主自然勃然大怒。
堂堂赵氏怎么可能任由这么大的一个家族叛变呢?
于是赵鞅向赵午下了命令,让他限时内将这五百户迁到晋阳,否则将出兵讨伐。
而邯郸氏的家主邯郸午(赵午)则选择了死扛。
身为六卿次席,实际上主管晋国外交、军事大权的赵鞅,岂能如此被挑衅?
最近他正准备对付邯郸午,要让他明白大宗存在的意义!
写完这一章,我会停更一段时间。最近工作太忙了,我的更新速度很难保证了,感觉每天都被榨干了一样。很多资料也查的不是很详细,剧情更是流水账一般。我得好好梳理一下后面的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