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郑国的小插曲(1 / 2)
第249章 郑国的小插曲
孔夫子的几个学生离开了辛国,他们是带着满心的疑惑回去的。
为什么辛莫这个毫不遵循周礼的人,却能让这里的国人安居乐业呢?
儒生们都没有答案,他们只能回去求助于他们的老师。
送走了孔丘的弟子们,辛莫也在琢磨,是不是该去一下鲁国了。
一来他想打探一下公输果的消息,二来他还想拜访一下孔子。
一切准备妥当之后,辛莫带着辛旦、孔肆等人,只身前往鲁国。
因为鲁国的阳虎和三桓正在交战,辛莫不想自己参与其中,所以并未公开前行。
这一次,他依旧装作商人。
离开了辛国向东,辛莫想从宋国前往鲁国。
可是就在他来到许地(如今已经是辛国的地盘)时,接到了一个消息。
郑国执政大夫驷颛要杀死大夫邓析!
原因很简单,因为邓析一直在郑国宣传他的“竹刑”,而且培养了很多精通刑律的弟子。
这些人一直在维护普通国人,以及新兴小地主的利益,这样的行为无异触犯了以“七穆”为代表的大贵族的利益。
在加上郑伯姬趸去世,新的郑伯姬胜刚刚继位,郑国的局势很是动荡。
邓析还能这样在郑国搞事情,自然要那他开刀,至少平息一下大贵族的心情。
听闻这件事后,辛莫立马问到:“邓析身边,应该有我们的人吧?”
“计然先生叮嘱过我,我早就身边安插了几名老练的馘军,在保护邓析先生。”孔肆道。
“辛伯,刚刚收到的消息,计然先生已经通过自己的关系,将邓析先生从大牢当中救了出来,如今正向辛国去。”
辛荣也第一时间送来了消息。
“这就好啊。”辛莫松了一口气。
这些年来,他耗费了大量的财物,贿赂郑国的那些贵族。
如今郑国七穆当中,除了罕氏和辛国关系一般,其余六家之中到处都是和辛国有千丝万缕关系的人。
这些人大部分在辛国都有产业,还和辛国的商人一起合作做生意。
关键时刻,终于起到了作用。
郑国的这个小小插曲,让辛莫觉察到了郑国的变化。
历史上邓析最终是被驷颛处死了,但是他死后,他的竹刑却得到了驷颛的推广。
可见驷颛杀死邓析,只是为了平息大贵族的怨念,而他也认可到了邓析竹刑的积极意义。
这一次既然贿赂了不少官员,营救出来了邓析,驷颛也没有追查。
这也说明郑国的朝局,正在发生着一些变化。
新兴地主阶层的崛起,让高层不得不注意到,甚至在某些方面做一些妥协。
以七穆为代表的的旧贵族的势力,正在一点一点的瓦解。
对于辛国来说,这是一件利弊各半的事情。
如果郑国在这种思潮之下,发生变革,那么国内势必迎来一场大变革。
大变革意味着混乱,也意味着机会。
如果郑国能从这场混乱之中走出来,那么他们将完成一次彻底的变革,国家将进一步发展。
如果不能,将会更加混乱。
郑国是最靠近辛国的国家,辛莫对于郑国的关注,远超过其他几个国家。
而郑国也是受辛国影响最深的国家。
如今郑国的很多商人,基本都长期住在辛国。
国内的一些习俗,也在跟着辛国学习。
甚至郑国很多国人,时不时地还会去辛国游览。
从上到下,郑国人一直在学习辛国。
这一切,自然离不不开辛莫暗中的推波助澜,辛国要想发展,郑国的角色非常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