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详谈(2 / 2)
沈岚在一旁听的入神,韩珣刚刚所说的事情,平抑粮价、安置难民、调粟三件事情条理清楚,思路明确,手法老练,让他很难相信这是一名还未加冠的青年人所做的事情。
“有一件事情要和贤王说一声。”
“什么事?”
“最近两天,益州刺史赵乾一改常态,突然开始赈济灾民了,我怀疑是不是他提前得到了什么消息?”
如同韩珣所言的那样,这段时间刺史府一直没有什么消息传来,突然从前两天开始,赵乾开始每日两次到城外巡视,并亲自给难民盛粥。
在此之前,赵乾的反常行为一度让韩珣以为是不是自己把对方刺激的过头了,犯病了……
如今,见到自己眼前的这两位,韩珣大概是明白怎么回事。
“我懂你的意思,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赵乾能在益州悄无声息的为非作歹这么久,建康没有人帮他肯定是不可能的,对此,沈岚是有所准备的,因为,如此就更加证明赵乾做贼心虚。
紧接着,沈岚说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办案讲究的是一个真凭实据,对此,想必韩大人也是知道的。”
“这个是自然。”
韩珣明白沈岚的意思,他起身走到自己的内室,从一处角落中将三本账册一并拿了出来,然后,重新做回凳子上,将其放在桌子上,说道:“这就是证据。”
三本账册中,一本是曹英手中的那册;一本是王正直手中的;还有一本是吴南一整理而来。
贤王和沈岚看了彼此一眼,然后,各自拿了一本,开始细细翻看。
如此,一盏茶的时间后。
“真是不堪入目!不堪入目!”
沈岚手中的账册正是韩珣从王正直手中略施小计诓来的,其中所记载的内容乃是在这次旱灾中涉及到的贪污受贿的官员。
这本帐册中清清楚楚的记载着何人何年何月何日,是何地点,收了哪个人多少的银子,下面各县官员几乎无一幸免,也正是因为如此,沈岚才如此的愤怒。
而一旁的贤王相对于沈岚来讲,他的神情虽然严肃了许多,但是,还是非常的淡定的,这是因为他相信韩珣之前在信中所言,因此,对如今的情况有所准备。
只不过,贤王显然没有想到益州的情况比他想的还要糟糕,幸而有韩珣遇到,不然的话,不知道还要有多少的百姓丧命于赵乾之手。
“该杀!”
当沈岚将一整本的账册翻看到一半的时候,就没有再继续看下去了,其中的内容大同小异,无非是贪多贪少的问题。
沈岚往自己的嘴里灌了一杯茶,指着桌子上的账册,愤怒道:“如果不是此番亲自前来,我真的不敢相信益州竟糜烂至此!一州刺史,封疆大吏,朝廷委以重任,而他却贪赃枉法、以权谋私,咳咳咳……”
“致使益州官员上行下效,成为一丘之貉,使得百姓饿殍遍野,民不聊生,如此弥天大罪,岂是他赵乾能担当得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