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深入大漠(1 / 2)
在刘震岳的指示下,大宋如今的各地主官,重新交由文官担任。那原本兼着一州太守、刺史的大将们,都得以自繁忙的公务中脱身出来,专一招募、操练士卒。
此时的白马军,真正做到军政分离。文不问武事、武不涉内政。各州府官员优先自白马军自家培养的人才提拔,尔后才考虑地方上自行推举的孝廉。
大宋境内划分六大军区,各派大将镇守。河北河南军区黄振、京东京西军区林冲、陇西成都军区种师道、淮西江南军区鲁智深、荆湖广南军区萧嘉穗、两浙福建军区韩世忠。
各地文官掌印大吏,最重要的便是三件事,一为民生、二为基建、三为屯粮。民生使百姓富足;基建令国家机器运转更灵敏,百姓生活更便利;屯粮则是为了应对接下来连年的战争。
镇守各军区的一方统帅,最重要的也是三件事,一为锻兵体、二为开兵智、三为治兵严!锻炼士卒,使其成为天下强军;广开兵智,使其知因何战、如何战;治军严谨,不可贪墨、渎职、欺压士卒、劫掠百姓。
此等蓄民力、养精兵的政令一下,大宋境内一片勃勃生机!大宋萎靡的国力,正急速的回复着。
刘震岳在蒙地已然待了数月之久,数月以来,刘震岳整日与幼娘穿梭于蒙人之间,以公正、慷慨,称着于蒙人。
由于通商的存在,蒙人又许多部落,都在白马军营地周边设下了便于自家商贸活动的营帐,久而久之便自然形成了一处市镇。
在刘震岳的刻意引导和不计投入的支持下,一座新城,正在蒙古大漠之上拔地而起!新城建立的那一日,便是白马军真正宣告进驻大漠的开端。
两地通商,吸引的不止蒙人,亦有众多汉人。蒙汉杂居,刘震岳鼓励蒙汉通婚。凡与异族结为伴侣者,商税减免三成!短短半年以来,通婚已然初见成效。
汉人的生活习惯、待人接物的礼仪、总是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到身边的人。是以通婚以后,无论是娶了蒙家女,还是嫁为蒙人妇,新近组成的家庭,都在向着汉人的家庭状态转变着。
新城经历了半年的建设期,终于拔地而起,刘震岳亲自为新城命名为“安西都护府”。自新城建立,蒙汉交互更是频繁。
这一日,安西都护府西门处,有一行四人做商贾打扮,带领着一支商队,逦迤的出了安西都护府。
四人两男两女,一对做汉人富商打扮,另一对却做蒙人贵人打扮。只是那蒙人打扮的粗豪汉子,却对身上的蒙古袍似乎不太习惯,将袍子的下摆,直接塞在了腰带里,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四人带领着商队,出西门,望西北方而走。所去方向,正是大漠的深处。
此四人,便是刘震岳、韩幼娘夫妇,与才刚刚对上眼的裴烈、琪琪格二人。
商队中多是好手,张青孙二娘夫妇也在其中,之所以此次会带白马军唯二的两位探报前来,便是要在这大漠之中,广植白马军眼线。将白马军的触手,真正伸到大漠之中。
自刘震岳四人启程之后,茫茫大漠之中,渐渐建立起一座座沽酒卖肉的客店,在漫天风沙里,接待着来往的行人。
出了安西都护府,众人的第一站,便是一处叫做花剌部的聚居地。花剌部是最传统的游牧部落,吃得是湖盐、喝得是酥油茶,自家种的青稞与牛羊马肉,牛羊马奶,便是他们的食物。
狩猎放牧时的武器,是不知传承了多少代的铁质刀具,更多的是牦牛角制成的匕首。箭矢是兽骨狼牙,穿得尽是兽皮麻衣。乃是安西都护府方圆百里之内,唯一未和汉人进行通商的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