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人在囧途》(1 / 2)
叶卫明和陈柯鑫一样都是香江人,由于在香江既找不到投资也找不到项目,索性跟着他一起北上,看有没有什么合适的机会。
几个月前还在拍投名状时,他就为朱三元的超高片酬而咋舌,几千万华夏币,天知道放映后能不能收回成本?
可是在合作的过程中,逐渐为朱三元的精湛演技所折服,项目结束后,他到处找人拉来了几百万的投资,也想单独导演一部电影。
之所以想找他,也是觉得,至少以他的演技可以为票房带来一定的保障,至于其他演员基本上都是新人,也能控制住成本,这才发来剧本。
不成想《谍影重重》的大火,让叶卫明又不敢联系了,在他看来朱三元的身价肯定暴涨,总共几百万的投资还不够片酬呢,估计也看不上这点钱。
可朱三元却很感兴趣,剧本相对比较粗糙,但主题非常有意思:春运。
自从国内有了春运以来,相关的新闻和纪录片倒是不少,影视却一部也没有,若是拍好了,无疑又能扩展一下戏路,而且还是从未接触过的公路喜剧片。
以前他还在上大学的时候,每年寒假都为回家发愁,若非有学院帮忙订票、接送学员,可能连火车站都挤不进去。
那会儿的火车还是绿皮车,每节车厢都不能用爆满来形容,行李架上面躺的有人、座椅下面趴的也有人,更别提无座全程站着的人。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夏国人对春节是无比看重的,辛苦一年了哪怕报喜不报忧,能和家人在一起比什么都幸福,几亿人挤火车只为了回家吃几天饭的情景,全球仅此一例别无分号。
当年从检票开始就得身体力行地往前挤,还得顾着背后的行军背囊,额外注意兜里的手机、MP3等电子设备,一不小心就容易被偷。
朱三元还清晰地记得,同行的同学刚挤上火车,想要给家里报车号,却发现手机已经被偷走了,幸好钱包放在外套内兜还在。
“叶导,剧本都发过来了,怎么不跟我说一声呢,”他打通叶卫明的电话,装作不高兴地道,“你怎么想到拍春运了?”
“公路喜剧片一般投资比较低,我就那么点成本,也拍不了别的,”此时的叶卫明还在临安,并未回香江,“原本是想问你能不能友情收点钱……结果你的新电影太火了,我哪里好意思。”
降片酬甚至零片酬出演,在影视界也是常有的事,大多都是人情戏,可朱三元觉得应该试一试这部戏:
“你都不问,怎么会知道我演不演呢?剧本还是有些粗糙了,得改,你还是太不了解内地的春运,如果同意改的话,我可以象征性地拿点片酬。”
“哇阿元真的谢谢你,你能演的话就太好了,和你搭戏的是个新人,正好可以带带他,”叶卫明从床上跳了起来,他想单独指导电影不是一天两天,可既拉不来大投资,也找不来大牌演员。
有了朱三元的名气加成,这部片收回成本还是有指望的,不然完全依靠其他的新人或者是小演员,票房还真不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