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我要两千亩地(1 / 2)
“我现在还没有酒厂!”
“没有酒厂,你卖的这些酒都是从哪儿来的?”
“别人给我生产的。”盛天说道。
“这一种生产销售模式我还是第一次听说过。盛先生,你真是让我大开眼界,能不能详细的跟我谈一谈?”
王建国从来没有想到一个一个月销售了250万白酒品牌竟然没有自己的工厂。
“王秘书,有一个词叫做代加工。”盛天说道,“当然,这个词在我们华夏国还是一个新词,不过在米国却是一个商界人人都知道的词。”
王建国一听到盛天这么说,立刻来了兴趣,他没有想到盛天还知道米国的事情,这个年代出国的人可是比凤毛麟角还稀有。
在这改革开放初期,在这80年代中期。
国家的大门已然敞开。
人们谈到米国无不竖起大拇指,都知道那是世界第一强国。
米国不仅经济、科技发达,军事实力也是在这地球上排名第一的。
“你能跟我详细的谈一谈代工是什么意思吗?”
“王秘书,我举几个例子,你就明白了。”盛天说道。
“我洗耳恭听。”
“米国现在有几大运动品牌?我就拿其中的前两大运动品牌——耐克和阿迪。他们公司只负责设计样品,然后交给其他公司生产。这就叫做代加工。”
“那他们为什么不自己筹建工厂?自己设计自己制造呢?这样的话,他们岂不是能够赚取更多的利润吗?”王建国有些不明白。
按照他王建国所想的,一个公司如果从设计、研发到制造、生产,这一条龙全由自己公司负责的话,不就能够赚取更多的利润吗?
“王秘书是这样的,他们公司总部只负责设计和研发。这样一来的话,他们只需要很少的人就能够一年赚取数十亿美金。而生产、加工交给其他的工厂去做的话,他们一不需要买机器,二不需要雇佣工人,那些为他们生产制造的工厂赚取的只是微薄的利润。”
王建国点了点头,他万万没有想到一个生产运动产品的公司,一年能够赚取十几亿甚至几十亿美金的利润。
“王秘书,我再给你算一笔账。就拿耐克公司来说吧。耐克的研发团队只有不到100人,但是每年却能够赚取几十亿美金。而生产制造的工厂需要几万人,还有大量的设备,他们每年赚取到的钱也只不过就是一、两亿多美金。这样一来的话,你算一算哪一个更合理,哪一个赚钱更多?”
盛天用数字说明情况,王建国立刻就明白了。
当然,除了耐克阿迪,还有着名的苹果公司。
只不过这些公司都是在21世纪才大放异彩。
苹果公司总部只负责研发生产和代加工,都交给亚洲的一些类似于富士康、海沃这样的代加工工厂。
“盛老板,我有一事不明白。”王建国说道,“他们公司如果人家跟他断货了的话,那岂不就是麻烦了?”
“你说你说的没错,所以说我现在也要做一个属于自己的白酒生产工厂。”盛天说道,“我有信心将它做成咱们华夏第一大白酒生产基地,只要酒厂建成了,我有能力让我盛世天下的酒年销售额破亿。到时候光是为咱们国家缴纳的税,就能够破千万。”
盛天知道,政府官员看中的是业绩。而业绩的直接体现就是税收这一块。
这税分为国家税和地方税两种。
而地方税占的又是所有税务的大头。不过盛天真能够实现每年纳税上千万元的话,这些税务上交给国家的国税只占三成,而用在地方建设的地方税就可以达到七成。
就是说盛天会为宿市的建设每年贡献至少700万。
这是一个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数字。
王秘书非常清楚700万对于宿市的财政收入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