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初入羌人营地(1 / 2)
杨成和达穆尔,还有一百名亲兵和二十车的货物,又经过半天的赶路,终于到了羌人会盟的地方了。
此时,青海湖岸边,已经扎满了帐篷,羌人的会盟每三年举行一次,每次所有的羌人酋长都会赶来,无论大小。
这次也不例外,只是这次杨成代表唐朝来招抚羌人,也是会盟中的一件重要的事情。
杨成他们已经看到了密密麻麻的帐篷,远远地看去,不时会用羌人骑兵在营地外面巡游。
杨成他们正要赶上一座山丘,就见到山丘上面突然出现了一个羌人骑兵,然后看了看杨成他们,随后就朝着身后挥了挥手。
片刻之后,一阵阵的马蹄声响起,杨成和达穆尔脸『色』有些微变,这么多的马蹄声传来,足有上千骑兵。
紧接着,排成两队的羌人骑兵沿着山丘冲了下来,顿时让杨成身后的上百名亲兵大为警惕,纷纷拔出横刀防御。
“不要紧张,他们是来欢迎我们的。”
杨成随后朝着身边一副警戒架势的亲兵们说的,顿时让身边的亲兵一阵惊愕。
果然,这两队羌人的骑兵虽然看着冲下山丘的气势凶猛,但是很快就绕过杨成他们的队伍,然后在杨成他们身边整齐地排列开来。
看着两侧气势不凡的羌人骑兵,达穆尔和杨成身边的亲兵也被震撼了一下。
尤其是达穆尔,眉头微微皱起,感觉自己将事情想得太简单了,没有想到这些生活在青海一带的羌人还有这样的气势,还以为他们和自己差不多,都是一群勉强活下去的人。
杨成看着身边的两排骑兵,嘴角『露』出了一丝嘲讽的意味,这两队羌人骑兵虽然表面看上去士气不凡,但是仔细一看便知道这两队骑兵也是装备残破不全,只是故意装出这幅架势,准备给他一个下马威而已。
杨成看到一些羌人甚至连刀鞘都没有,还有一些人的马具也不全,很多人身上的铠甲都残破不全,有吐蕃人的,唐军的,还有一些自己打造的拙劣的铠甲。
这种情况越往后走去越明显,杨成不由的一阵好笑,羌人摆出这样的阵势也着实不容易了。
“哈哈,达穆尔老弟,你终于肯来看某了。”
这时,在山丘上,一个骑在马上,和达穆尔年龄相仿的羌人老者,朝着达穆尔和杨成的方向大声地说道。
这个老者身体魁梧健硕,头发和胡须都已经白了许多,达穆尔和他相比要显得淡薄不少。
“啊,原来是姜武老哥,哈哈。”
达穆尔看到山丘上的人,顿时一阵欢喜,然后下马张开双臂就朝着那个姜武快步走了过去。
二人一番寒暄之后,杨成看着倒不是做作,猜测二人应该是比较熟知,甚至是好友才对。
“都将,这位是细封氏的酋长姜武,哈哈,也是达穆尔的老友了。”
随后达穆尔引着姜武来到杨成身边,然后介绍给杨成,自然又是一番寒暄。
随后杨成和达穆尔在姜武的引领下,开始朝着羌人的营地走去。
“杨都将,看着细封氏的骑兵如何?是不是很威武?”
姜武随后有些自豪地朝着杨成问道。
杨成嘴角微微一笑,然后直接说道:“尚且可以,但是羌人要是每一个部落中就有如此气势的骑兵,那也不会沦落到今天,不然早就可以在青海一带自立一国了。”
杨成说的直截了当,顿时惹得姜武一阵怒气,他没有想到他精心安排的这两队骑兵非但没有震撼到杨成,而且还被这个唐朝都将如此不给面子地奚落了一番。
但是知道杨成说的都是实话,如果羌人真是如此之强,也不会沦落到今天,不然也能像杨成说的那样,早就可以自立一国了。
“杨都将是大唐将军,自然是看不上这些的。”
达穆尔立刻开始打圆场,但是心中也不免有些诧异,不知道杨成这么直白地讽刺会激起羌人的不满的,对于他们成事可是一大阻碍的。
姜武虽然心中很是不快,但是也不好意思当场发作,首先是眼前的人是大唐的都将,他不敢发作,再说杨成说的也完全是对的,他这两千羌人骑兵是从细封氏大小十个部落中选拔出来的。
不是羌人没有骑兵,羌人在青海以放牧为生,不缺少骏马,羌人缺少的是武器和铠甲,还有粮食,所以一直都无法强大起来。
“姜武,你精心安排的阵势被唐人奚落了一番,哈哈,唐人傲慢,咱们羌人还是要靠自己才可以。”
这时一个声音又响起来了,顿时惹得姜武更加气愤,但是杨成听不懂这些羌语,随后达穆尔才向杨成翻译了一下。
“拓跋思明,你不要得意的太早,咱们羌人的脸全部都被你丢尽了,吐蕃人杀了那么多羌人,你反倒将自己的女儿送给吐蕃人,换取他们的支持,羌人是有仇必报,你根本就不配来到这里。”
拓跋思明也不生气,随后也是一脸冷淡地看了一眼杨成,然后就转身骑马而去了,姜武只能在那里生闷气。
羌人诸姓部落中有细封氏、费听氏、往利氏、颇超氏、野离氏、房当氏、米擒氏、拓跋氏等部,统称为党项八部。
拓跋氏是最大的一支,不仅是因为他们族人多,还有就是拓跋氏投靠吐蕃多年,所以实力得到了很大发展。
像姜武和达穆尔都属于细封氏,羌人很少按照姓氏起名,他们的名字可能是一个地方的名字,或者一个吉祥的词语等,只需要记住自己是那个姓氏的就可以了。
杨成听到这里,心中不免有些兴奋起来,刚才已经看出来了,羌人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倒向吐蕃的,看姜武的架势,细封氏非但没有投向吐蕃人,反倒是和吐蕃人有很深的仇恨。
事情也完全像杨成想象的一般,生活在青海一带的羌人并非全部都倒向吐蕃人,其中有很多羌人部落一直都是自立生存,吐蕃人来了他们就迁徙逃命,渐渐地非但没有倒向吐蕃,反倒是在吐蕃人追杀之下和吐蕃人仇恨极深。
羌人是有仇必须复仇,未复仇前,蓬首垢面赤足,禁食肉类,直到斩杀仇人,才能恢复常态。
但是在强大的吐蕃人面前,羌人渐渐分裂,以拓跋氏为首的几支羌人最后还是倒向了吐蕃,换取了在青海一代相对安稳的生活,但是也饱受吐蕃人的压榨。
但是无论是倒向吐蕃人的拓跋氏,还是和吐蕃人有深仇大恨的细封氏,他们依然按照羌人的习俗在青海生存着,三年一次会盟,只是众人见面和仇人无二。
带着这种因素,所以大小几十个羌人部落聚集到一起之后,也是泾渭分明。以拓跋氏和费听氏为首的两大部落倾向吐蕃人,细封氏和野利氏则是和吐蕃人有仇,于是自然就仇恨拓跋氏和费听氏。
至于其它的几个大部落,往利氏、颇超氏、房当氏、米擒氏则是更加中立一些,他们不得罪吐蕃人,也不完全倒向吐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