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月读奏简,忆旧落泪(1 / 2)
脑袋里想起奄人临走时提醒的话,赵章抱起书简来到书房认真看来。
不过,很快,赵章便失去了看的兴趣,从各个地方递上来的奏简用着不同的文字,不同的语法,读起来就十分拗口,更别说审阅了,赵章扔下书简,道:“父王每天与这些东西打交道么?真是一件痛苦的事!”
不过,身为参事,赵章却又不能偷懒,他虽不知道参事是何意思,但是与朝中大官们一殿,总归是父王为自己设的一些考验。
“刘管家!”赵章习惯性地喊道,不过这次却有没有回声,此时赵章才想起,刘管家被自己派出去监察武斗场的事了。
下午的时候,熊不楚说,筮者测算出,今晚子时是开工的最好时机,于是刘管家就在开工的地点等着。
这下好了,三人都离开了。
赵章如同失去双手了一般,心中有些异样的感觉。
“公子,妾在,不知有何事?”韩月清冷的声音在寂静的夜中传来,颤抖的牙音预示着,刚才门外站着的身影一直是韩月,而并非刘管家。
妾是婢女的自称,不过一般而言,除非那些自由度非常大的婢女,否则一般人都用自己的职业来称呼自己。
比如做厨子的称自己为庖;染色的称自己为绩人,画人等,身份卑贱者甚至没有姓,久而久之,他们就用职业当作自己的氏,之后再取个名。
而贵族公子的称呼一般是氏+名,就比如我们熟知的嬴政其实是赵政!
赵国秦国同为嬴姓赵氏,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追溯到商朝一名叫飞廉的人。
姓分开为女生,大约是为了纪念母系社会而取的,就比如姒、嬴、姬、姜、妘等都是姓。
氏呢,大概是为了纪念父系社会而创造的,就比如飞廉的孙子造父因为功劳被分到赵城,然后就氏赵了,赵城大概就是赵国的晋阳,属于赵国赵氏的祖地;
而赵氏有一脉迁到了晋国邯郸地带,就是后来的邯郸氏,他们大抵是将赵当成姓了,也就是赵姓邯郸氏。
而秦国的先祖恶来呢,因为弟弟的儿子,他们也就沾光氏赵了!
在称呼上,奴隶和贵族就有着完美的界限。
更别说其他,韩月沾了韩姬的光姓了韩。
而韩国是姬姓韩氏,若是别的氏,韩姬依旧姓韩,因为女的姓名一般是母国+姓。
“你也行,不知道你识不识字?”按照道理来说,奴仆是没有资格学习文字的,这些东西牢牢地掌握在贵族手中,直到汉代的造纸术和唐朝的印刷术先后出现。
不过其中也有个例外,比如缪贤,除了在赵雍、赵何身边耳濡目染之外,自身肯定为了能够懂君王的意思,而去下苦读书一番。
并不是奴仆不可以读书,而是奴仆大概率接触不到而已。
这点在秦国体现的尤为明显,就比如秦始皇,他在统一全国之后,为了消灭反抗的声音,便施行书同文,车同轨,将人们的习惯就改成秦国的习惯,当中原都是秦国的书,秦国的度量衡时,反抗自然也就一代不如一代了。
同时,由于他战时采取的制度,在和平之后,反倒遗留了许多问题,人们之间分出阶级,读书一事就更加只能出现在贵族当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