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都市小说 > 桓容 > 第三百零三章

第三百零三章(1 / 2)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名侦探柯南之警察故事  轮回世界的认知者  极品驭灵师  重生之名门锦绣  你就是荣耀大神本神吗  我养大的妖龙总想攻略我  不虔诚的神官  生随死殉  木叶锦鲤  最强废物 

太元七年,六月

秦璟从西河启程, 日夜兼程返回长安。

秦玚、秦玓接到急报, 同样没有久留, 隔日就启程离开,分赴西海三韩, 迅速调粮征兵,防贼备边。

乌孙高车部落达成一致,各部首领盟师漠北, 杀牛羊奴隶上百, 以血祭告上天。

号角声中,骑兵纷纷上马,挥鞭向漠南进发。队伍经过因大旱枯黄的草原, 马蹄声犹如奔雷,瞬息卷起黄沙漫天。

高车乌孙诸部大举南下, 先入漠南,后窥中原。沿途经过,仿佛蝗虫过境, 无论汉胡尽皆遭殃。

朔方、雁门、广宁、上谷、渔阳等郡先后升起狼烟,遇到贼兵来袭, 当地太守披坚执锐, 亲自登上城头, 组织起将兵防御, 打退来犯之敌。

朔方和广宁太守主动出击, 追出敌兵十余里, 杀敌三百。不想遭遇埋伏,不慎陷入包围。若非雁门和上谷察觉情况不妙,迅速派出救兵,恐将为敌所趁,遭遇不幸。

察觉胡贼来者不善,且军中很可能有谋士,边境各郡愈发谨慎,不敢再莽撞出击。

太守写成战报,遣人飞送长安,同时张贴告示,派人广告郡内:胡贼来犯,边界诸郡县不稳,征召青壮加固城防,助将兵戍卫边州。

为防边民在外遇袭,各郡太守先后下令,召集散落在外的边民,或是赶往城内,或是前往边堡。

“田地荒芜可再垦殖,人命如果没了,可就什么都没有了。”

散吏奉命奔走,一遍遍说着相同的话。连续数日,终于将多数边民召入边城。实在离得太远,验明身份之后,散入士卒戍卫的边堡。遇战事起来,亦可作为补充力量,助将兵戍卫边防。

此言并非无的放矢。

除开荒之外,边民多擅打猎。遇青黄不接时,常结伴入山林。

只要人数充足,遇上狼群都能一战。

有的边民主动放出诱饵,就为诱-野狼前来。猎得一张好皮子,能从商队手里换来不少的粮食和海盐。

这种生活方式,注定了边民体质强悍。

闲时为民,战时为兵。上阵杀敌,凭人头领取赏银,是边州青壮习惯的一种养家方式。

此番高车乌孙大举来犯,起初仅是试探,派出小股贼兵骚-扰。一旦探明边界诸郡的虚实,就要大举进攻。

这种手段,更验证雁门太守之前所想,贼兵中有谋士!

战报一封接着一封,陆续飞入长安。

秦璟升朝会,召集群臣,当殿下旨开国库,并调并州、中州兵增援边郡。

调兵尚且好说,粮食实在难寻。

六月中旬,幽州又起飞蝗,刺使太守亲率将兵灭蝗,并依长安旨意,当众架起大祸,当着百姓的面烹食蝗虫。

无非情况紧急,又有天子派来的使臣,幽州刺使未必愿意这么做。

想到见底的府库,面对一张张饥民的面孔,思及州内已有盗匪的苗头,刘刺使当下心一横,将烤得酥脆的蝗虫送进嘴里,嚼了几下,几乎没尝到什么味道,就囫囵个的吞进腹中。

有刺使带头,治所官员岂能落后。

于是乎,甭管愿意不愿意,众人都要尝一尝蝗虫的味道。

有人实在忍受不了,背过身去干呕;有人则是心生诧异,觉得味道还不错,伸出筷子又夹起一个。

无论如何,有当地官员亲自示范,带头吃起蝗虫,幽州百姓终于相信,告示中不是虚言,蝗虫的确可食。

纵然过不去心中那关,自己不吃,大量捕捉亦能换粮。

蝗灾的消息传出,陆续有商队从南边赶来,如前次一样,以物易物。当地百姓捕到蝗虫,都可向商队市换粮食、海盐和布匹等。

既有朝廷组织,又有市粮的途径,当地百姓纷纷行动起来,扑灭蝗虫的劲头十足。

不出半月,商队带来的粮食就被一扫而空。

“数日后会有粮食送来,诸位父老大可放心,无需着急。捕来的蝗虫可晒干磨粉,方法不难,市价比鲜货高上两成。”

圣旨下得及时,治所方法得当,有将兵带头灭蝗,又有商队运来的粮食,幽州的灾情迅速得到缓解。

知晓商队北上,此间有桓汉天子的授意,幽州百姓由不信到感念,赞颂之声不绝。

王刺使很快察觉这种变化,却是无计可施。

哪怕知晓情况不对,也无法强令百姓,更不能驱逐南地商队。如果一意孤行,甚至会引起民-乱。

幽州灾情迅速缓解,貌似安稳下来。

实际上,从刺使以下,州郡县官员都有预感,事情远远没有结束。借这次灾情,桓汉正在慢慢渗入北地,凭借手中的粮食争取民心。

对方做得光明正大,当地官员无可奈何。

拿人?

以什么借口?

对方市粮,不安好心?

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眼见商队四处活动,传播桓容的仁厚之名,桓汉的仁政逐渐深入人心,当地官员始终无可奈何。

说一千道一万,他们还要靠着南边的粮食救命。

近年不是大旱就是飞蝗,幽州已经连续三年粮食歉收乃至绝收。边界又面临兵祸,长安必要先筹备军粮,未必有余力赈灾。

真将南边的商队逐走,州内百姓要么拖家带口逃荒,要么就只能活活饿死。

作个爱惜百姓的好官,还是坚持作个忠臣?

刘刺使从不知道,自己会面对这样一个难题。

无论当地官员怎么想,百姓对桓汉天子的好感不断攀升,民心所向,不是强硬的手段就可以拔-除。

太元七年,七月

长安递送国书,新帝欲同桓汉天子当面一会。

国书送至长安,桓容本就准备巡狩,觉得并无不妥。

朝廷上下则意见不同,有人表示赞同,有人坚决反对,甚至还想劝说桓容,秦帝真意如何,实在难以预料。陛下万乘之尊,绝不能轻易冒险,最好连巡狩都取消。

朝堂上意见不统一,双方都是有理有据,谁也说服不了谁。

桓容不想浪费时间,目光转向郗愔。

郗丞相没有让他失望,当殿给出肯定意见,支持天子巡狩。

“会面之地,需得谨慎。”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书单推荐: 从捡漏开始名扬天下 娱乐:国风不行?我打脸全世界! 硬撩!强宠!被京圈大佬掐腰诱哄 人生激荡四十年 00后守山人:我真不是特效主播 豪门寡妇被当对照组后躺平了 军旅:瞎眼五年,我成了特战教父 娱乐:一首奇迹再现,我成了传奇 直播投资,带粉丝横扫全球 重生:开局败光姐姐的小金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