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屠城(2 / 2)
怎会如此,在前世的记忆中,锦康一朝并无这样大的战事发生。
等等……
或许是有的。赵羲和突然想起一个致命的事情,她的后背开始发凉,因为如果她没有记错的话,前世的夏玉楼曾经处理过一个边关的将军,而几大罪之中,最语焉不详的就是最后一条:谎报军情。
谎报的是什么军情,难道就是这场惨败的战役?京中从来无人说起的,被完全埋没的这场战役吗?她几乎不能深思,只是向窗外看去。
夜色如同幽暗海洋,一望无尽。
方家有个不大显眼的地下暗室,本来是用来放些冬天的米粮菜之类的东西,赵羲和将它腾空了,便同方氏去地下暗室里躲着,在一片的漆黑里,心里更是不安。
原来在这样的情景面前,个人是没法做到完全的冷静的,就算是赵羲和,也只能在方氏的哭声中勉强冷静的,去思考这一切。
外面喧嚷着,依稀是什么人的叫声,草木皆兵的此时,哪怕是一点响声也叫人担惊受怕,不断的声音传来,从天明到天黑,又从天黑到天明。
赵羲和不知道方衡泽现在怎样了,她现在要是自顾不暇,尚且分出的一点时间,也不知道他是否平安,可越想却越觉得是件希望渺茫的事情,敌军攻势猛烈的吓人,要想保命怕是不易。
恍若隔世一般。现在的这一段,与她的过去毫不相干,也闻所未闻,她只是闭着眼睛,强迫自己吃些东西,也强迫自己入睡,保持基本的清醒。在这样空寂的地方里,最怕的反而不是外面的刀剑加身,而是自己内心无穷的恐惧,耳边战声一直不息,但赵羲和反而安静下来,只闭目睡去。
待得醒来,却是方氏的惊呼声,借着一支蜡烛,赵羲和看见她脸上的神色,像是受到了极其的惊吓一般,她忙问:“方姨,你做了噩梦么?”
方氏惊魂未定,点了点头,已经哭哑了的喉咙发出艰涩的声音:“我梦着衡泽了,我的儿,他被那些兵士给杀了,满脸都是血,腿也给打断了。”
赵羲和皱起眉头,方氏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平日里已经是担忧害怕极了,恐怕现在要更加着急了。她怕方氏情急之下有什么好歹,忙说:“方姨,梦都是反的,衡泽是我见过极为聪明的人,他这样的人注定是要封侯拜相的,一定不会有事。”
可是话说完后,赵羲和却心里一凉,一种极度的恐怖漫卷上来,好像要将她吞噬一般。
是了,为什么前世里方衡泽这样惊才绝艳的人没有在朝廷里出现,连一点的名头都没有听说过,会不会是因为他死在了这场战乱之中,所以往后的一切,都与他无关了。
一切不存,原来他上一世,只有二十岁么,在她所不知道的前世里,他就那样的死去,什么也没有留下来。
她只觉得坠入寒冰之中,脑子里难得的一片空白,竟连什么也想不到,好半天了,她突然从心里生出一种不服输的气概来,上一世的事情,那毕竟是上一世了,若说一切都如同前世,那她现在还待在庵堂之中受尽欺凌呢。所以,既然是重来的一次,那就必然要改变什么,才不枉重活这一回。
不知过去了多久,方氏的惊慌仿佛是随着每一刻而增加的,她似乎已经失去了神智一般,痛苦的哭着:“我要去找他,我的儿,我的儿……娘就你这一个孩子了,你不能有事啊我的儿!”
赵羲和看着她已经要去打开那门,怎能让她这样出去,外面已经是这样的局面了,出去只是徒增危险,可是一个母亲对孩子的关怀,哪里是她能阻止的了的。
她伸手去按住方氏,一双眼睛却在烛光里亮的惊人,她沉声道:“方姨,现在衡泽一定也在赶回来,你不能再出去了,否则等他回来的时候,岂不是生出更多的麻烦。”
方氏只是不管,一定要出去的样子,赵羲和又道:“方姨,你就待在这里,我会带着衡泽回来的,你在这里千万别走,千万别动。”
方氏呆呆的也不知道听进去了没有,不过却不再不管不顾的要去开门了,她立在门边,满脸的憔悴失神,赵羲和将门开了一道小缝,小心的出去了。
门外天光一时刺到了她的眼睛,她抬手想让自己适应一下,然而入眼的场景却让她十分的恐惧,甚至在胸腔里生出一种恶心的悲惶感。
脚下几步是一具尸体,被长枪捅破了肚子,十分残忍的划着长长的痕,里面的脏器肠子掉了一地,地上几乎成了一片血泊,赵羲和看见这尸体有些别扭,定睛一看才发现,他的两只耳朵都被削去了。
是了,北梁人是有割耳领军功的规矩,可针对的是对战的兵士,而不是没有战力的百姓。地上这人,赵羲和是熟悉的,村子里的一个老实的庄稼汉,虽然没读过什么书,可是人却很耿直,总是带自家儿子去山上抓野味。
不知道他儿子怎么样了。
赵羲和放眼望去,举目并不见人。只是一地的尸体,横七竖八的摆着,像是一个巨大的坟墓。
屠城……北梁人居然屠城。
赵羲和始料未及,空气中浓厚的血腥味和眼前所见到的的惨状让她恶心的想要呕吐,她只是往前走着,努力克制着自己。
方姨,还在等着她的儿子回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