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汴渠东流 (上)(1 / 2)
“臣,于阗国国王卫时之幼子卫戎,觐见大汉皇帝陛下!”卫戎朗声道。
“免礼,朕且问你,西域发生了何事?你有何要事禀报于朕?”明帝道。
“启奏陛下,西域莎车国‘贤王’依仗国力强大,先是攻破鄯善国,继而入侵其他诸国。西域各国苦不堪言。”
“此事先帝在世时,西域各国就曾经遣派使者前来阙廷,请求大汉出兵救援,不是已经给过明确回复了吗?他说‘现在大汉抽不出兵力西征,如果西域诸国力不从心,就请东西南北自便吧!’”明帝问道。
“正是!但自那以后,莎车更加暴虐,废黜诸国王制,并派军队进占各国王都。”
明帝闻言,眉毛一扬,拍案而起,怒斥道:“如此肆意妄为,真是无法无天,天地不容。”
忽有小黄门进来禀报:“王康、何敞已到,现在殿外。”
“让他们暂且等候。”明帝道。
“陛下,臣在逃亡路上,听说车师、鄯善、疏勒等国已经派出联合使团,去请匈奴重回西域。”卫戎道。
“什么?匈奴又重返西域?”明帝道,说着望向在旁一直默不做声的郑异,只见他还是一言不发,一如既往的从容淡定,忽然心中一动,暗道这匈奴此刻分神西域,未必是坏事啊!
“正是!”卫戎道。
“且容朕仔细三思。”明帝冷静下来后,话题一转,道,“你在西域长大,何以会说汉话?”
“是,我的汉语乃父王所教,他曾作为质子在大汉多年。”
“那西域各国语言、民风、民俗,你都通晓?”
“是的,而且臣还懂匈奴话,以及西域外的天竺、大月氏等国语。”
“哦,大月氏,朕听说过,但这天竺国倒还是第一次。”明帝道。
“此国在月氏之东南数千里,其风俗与月氏基本相同,潮湿炎热。三面皆临大水,军队习于乘坐大象作战,但其国百姓没有月氏那般彪悍,流行修练佛道,崇尚不杀伐!”卫戎道。
“佛道?在大汉已有传闻,朕对它亦有些好奇。前些时日,朕曾梦见一金人,身形长大,而且头顶泛有光明。问及百官,当时就有人说这是西方的佛像。”
“那正是佛!”卫戎不等他说完,惊呼道。
“何为佛?”明帝问道。
“天竺国崇信一种神,名曰佛,其形长丈六尺而黄金色,正与陛下所梦者相同。”卫戎道。
“哦,那朕就派遣使者前往天竺,看看佛道究竟是什么?”明帝道,“既然你精通西域民情,就先到校书部,编纂关于西域、匈奴的书籍吧!此外,你本西域王子,又是为父王罹难而来,朕就封你为守节侯。”
卫戎退下后,王康与何敞入见。
明帝道:“当前,我大汉面临的第一件头等大事,就是民生!欲改善民生,当先疏浚汴河。第一件头等大事,也往往是第一头痛之事!王景施工方略已定,其中需要流经、改道之地多为各王国、侯国。既是工程,就须对其国内原貌有所变动,必定会触及各国的自身利益,有的会得利、有的会受损,但从长远看,所有属国与阙廷,以及天下百姓,最终都会从中得利。故此,汴渠需要疏浚,而属国则需疏通。所以,但凡工程所到之处,都必须提前协调妥当,绝不能因触及部分属国利益而使得疏浚大业受挫,而且更不得耽搁工期。因为每拖延一日,阙廷就要无谓多付出一天的巨大代价。在所有这些属国中,有两个王国最为关键!二者之所以举足轻重,就是因为其对整个工程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疏忽就会满盘皆输,前功尽弃。”
王康问道:“不知是哪两个王国?”
明帝道:“今疏浚汴河,向东入海之道有二。一条是通过黄河,另一条则是导入淮水。”
何敞道:“臣明白了,陛下适才所说两个王国,第一个是济国,第二个则是沂国。前者入黄河,后者导淮水。”
“正是!”明帝赞赏的望了他一眼。
“陛下,此刻召我二人前来,莫非想令我等分别去做二国的国相?”王康道。
“不错!”明帝亦赞赏的望了他一眼,道:“在东市路口时,你曾与沂王打过交道,他对你印象颇佳,所以,你就去沂国出任国相吧!”
“那原来的国相谢滟呢?”王康问道。
“朕另派他去淮国出任国相。”明帝说着,转向何敞,道:“何卿,你就去济国去出任国相吧!朕的这位兄长,张扬跋扈了些,但绝不是阴险邪恶的宵小,处得好了,很多事自然迎刃而解。不过,济国本就是风调雨顺的富足之地,兴修汴渠会给带来一些不便,如耽误农时以及大量劳力入境带来混乱等,这就是同属国协调疏通的最为艰难之处,也是考验你何卿智慧之所在!”
何敞道:“臣自当竭尽全力,绝不辜负陛下信任!”
明帝又对王康道:“若是数年之前兴此工程,沂王必定乐得夜不能寐,举全国百姓夹道欢迎。因为当时,就数他那里最为贫瘠,天时、地利、人和等尽皆乏善可陈。而如今,可就大不一样了,他那里变得滋润富裕,俨然成了第二个济国。故此,朕刚才提到了何卿在济王那里遇到的麻烦,你一样都少不了,而且还会更多。因为朕还想给你增派些新的使命。”
“什么任务?”王康问道。
“朕看着沂王自幼长大,对他的能耐自是了如指掌。沂国如此贫瘠狭小,又是连年水旱交替,国中百姓不是变民,就是流民,良民极少。总之,天、地、人的任何优势都不占,而他自己又没有经世济国之才,可出人意料的是,自他归国后,沂国便蒸蒸日上、欣欣向荣。朕很是好奇,想知道这一切奇迹,究竟是如何发生的?也曾经当面问过,可他支支吾吾,遮遮掩掩,最后推却不过,才说出有一位名叫苏仪的贤士到来后,帮了他大忙!”
“苏仪?”王康重复了一下,其他在座旁人也俱都满面茫然,均未听说过此人。
“所以,这就是朕给你增加的任务,到沂国探出一个究竟,查访此人!”明帝道。
“臣遵命!”王康道。
“此外,朕派郑卿与井卿二人面见汴河沿途各国君侯,任务亦是疏通属国,届时你二人要鼎力协助他们。”明帝道。
一旁的郑异上前给二人稽首见礼。
何敞与王康早就听说过郑异之名,没想到第一次会面竟是在云台殿上,亦连忙还礼,见他丰神俊朗,气质出众,均暗自称奇,自是刮目相看,特别是王康,更是面露惊异之色。
“只是酷似而已,朕起初也差点认错!”明帝对着王康说道。
王康的惊讶之色方才稍缓,道:“陛下一提醒,臣才看出点区别。”
明帝微微一笑,继续道:
“王景那里已有了工程规划,你等可前去了解一番,再一同商讨出如何密切配合他来疏通属国的方略。”明帝道,接着他又望向王康,道:“这几日审讯梁松,可有什么新的情况?”
余人闻言,目光也一齐转向了王康。
王康道:“他已全部招认,那日所有的指控,确实都是他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