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腹黑赵匡胤(2 / 2)
柴宗训见赵匡胤有所松动,只是担心自己把换去的钱拿去私用了,造成兑不出钱的情况,在这个时代,跟他解释信用货币也是白搭,只有潜移默化,等兑币覆盖全国了,才好推行信用货币,目前只能是一比一的兑换。为了自己的发行货币计划不死于腹中,柴宗训也只好豁出去了:“其实臣的黄金藏于韩府的密道,贼人没有抢走。”
“什么?”赵匡胤也吃惊,这小子总是给自己意外,被人把房子搜了一遍还放火烧了,结果告诉我,钱藏在密道里。
柴宗训解释道:“小侄是说,我的黄金还在韩府的密道,能用来作为兑币的准备金。”
赵匡胤强行压下心中的激动,喝了一口茶,才继续说道“既然这样的话,朕便答应你,我只换回我那三百六十万贯铜钱,多出来那些,就当那些掌柜的买命钱吧。”
柴宗训听完,心中也美滋滋,还能赚一百多万贯呢。但自己的目的毕竟不是赚这点蝇头小利,而是发行货币,必须扩大兑币的影响力才行。于是跟赵匡胤说:“官家,你看这铜钱运来运去多麻烦,不如就先兑换一部分?等我郑王府银行在汴京成立分号了,官家给各部门官员发奉银,就发兑币,既省时又省力,方便快捷,多好啊。”
赵匡胤目的是为了财政改革,首当其冲的就是税制改革,目前的税制是铜钱和实物制,你生产什么,就交纳一部分实物,所以很乱,加上路途遥远,路况不佳。中央能收上来的税收很少,大部分都被各节度使以路上损耗截胡了,只要兑币推行开了,对税收改革也很有利。
“那好,我就等着你郑王府汴京银行的分号成立。汴京和洛阳官员的俸禄就以兑币的形式发放,不过人家要是又到你那里换回铜钱,可别怪他们去挤兑啊。”
“官家放心,我在银行成立之前,一定把商家的工作做通,只要商户接受了兑币,官老爷们应该就不会来挤兑了,他们可以用兑币来发放下人的月例嘛。”
赵匡胤想来也对,这些大官,手下幕僚、食邑、仆人的花费也不少,如果也是发放兑币的话,能大大加快自己改革的步伐。
柴宗训就是想要朝廷做背书,这样发展才快。“官家,汴京地贵,我银行分号也还没地建呢,要不官家划一块地皮给我建银行?”
“你看中哪一块地?”
“我看中左藏库旁边那一块地。”
左藏库毗邻朱雀门御街,处于和南门大街的交叉口,自己在那里开一家银行,地段是最好的。更难能可贵的是,百姓会以为这银行和左藏库有某种不可告人的联系,间接用国库给自己做了背书。这和后世很多商业运作是一样的,把店开到官府旁边,至于后面的关系,就值得让人回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