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潜在的威胁(1 / 2)
河西是几座煤窑很快又被赵公子给整合了,并且开始向外招工。武州民间盛传赵公子是财神转世,什么东西都能变成钱,现在众人看来那是此言不虚的,就这个蜂窝煤,那简直是神来之笔。
一开始对于赵公子所说的这种长得奇奇怪怪的“煤藕”众人还是感到奇怪的,等到朝廷派人用车拉着这些东西,一家一家送到他们手里,并且这些人使用之后,就觉得这玩意妙不可言了。不但燃烧时间长,而且烟还少,真不愧是不二良品。一时间居住在武州的百姓算是更新了一波燃料。
“怎么样,现在买的怎么样了”热火朝天的河西商帮驻地里,赵公子向负责督办这件事的煤炭商人询问到。
其实赵公子内心多少是有些忐忑的,毕竟前世只是见过这玩意儿,知道一点毛皮的东西,现在贸然应用起来,效果还是未知的。
“赵大人,这煤藕,效果很好啊,许多寓居在武州的商人都大规模采购了”那督办商人回答到。
“好,那就扩大生产,薄利多销,争取让百姓每家每户都能用上这个”
赵公子心里的那块石头也算是落到了地上,既然效果好,那就扩大生产呗。
“争取把每个的价格压在三文以下”
想了想,赵公子继续说到。
“可,大人,这种东西不应该产量越低越好吗”那督办的家伙挠着头,有些不解的问到。
“我看他们玻璃就是这么生产的,咱们是不是……还有,要是这样的话,咱们煤藕的价格可是比煤炭价格都低了”
“停停停,这是民生工程,不只是要盈利的,还得兼顾救济百姓,至于那玻璃,那就是给有钱人玩的,懂了吗”
看着这个王府培养起来的,有些年轻的督办,赵公子不由得叹了口气。这些家伙还是得进行新式主意的教育来着。
“是,大人”那家伙还是有些迷茫,赵公子知道,这个事情需要很长时间去改变了。毕竟对方曾经是世家的子弟,在某些事情上,看的反倒是不如贫民出生的百姓看的长远。
我们赵大人拍了拍这督办的肩膀,说到
“这个东西,我原本是准备贴钱去办的,不管怎么样,都得办好,这事关武州数万乃至数十万百姓的生死,寒冬对他们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不过咱们现在能盈利了,那最好不过,多扩大些规模,多雇佣些人,让他们过个好的冬天吧”
说完这话,赵公子就头也不回的离开了,颇有种高深莫测的语气。而那个年轻人,在听了赵公子一席话之后也颇有感触。在长安时,他也读了许多圣贤书,在这一刻,才得以融合到先实中。
“赵大人,赵大人”那些忙的不亦乐乎的河西王府的雇员,或者说暂时的政府工作人员,纷纷向赵公子致意。眼前这个人在为武州数万人的生存而操劳。
“人力才是最宝贵的资源啊,没有人,咱们拿什么打仗”在赵公子绕了个尽兴之后,回到来家里,坐在暖炉边,感慨颇深的说到。
“好小子,你倒是天赋异禀,看穿了这个”刘老头拿着一个酒葫芦,走了进来,抖落身上的雪,把手放到暖炉边,烘烤着。
“潼关之战打的怎么样了”赵公子头也不抬,问到。
“不怎么样,那个张文就不是个成事的”刘老头喝了口酒,不屑的说到。
“五十万打不过三万吗,说说具体怎么样了”赵公子随手从炉子上拿下一颗烤着的花生,剥了壳,丢到嘴里,淡淡的说到。
“败了,张文几十万大军被姓梁的几万人打的丢盔弃甲,又遭到李文筹跨河攻击,被打散了。不过姓梁的也不好过,听说他派他那个独子去袭击贼军的粮道,被人家埋伏了,听说现在还没找到呢”刘老头也拿起一颗花生,就着酒喝了起来。
“这样吗,那有没有可能收拢一些难民来咱们这边,咱们这里倒是不缺粮食,缺人口”赵公子那是异想天开,说到。
“让那个姓韩的商人去吧,最多算个奴隶买卖,朝廷那边也不好说什么的”刘老头犹豫了一下,说到。
“这么大规模的奴隶买卖,算是人口迁移了吧”思考着刘老头的建议,赵公子说到。
“他们有的是办法,胡姬都能不远千里的弄几百个过来,弄些流民应该不是问题,毕竟流民可比那些胡姬好供养多了”
赵公子没有说话,对于胡姬这件事,他还是知道的。西域胡商把那些舞女当成商品出售又不是一天两天了,在长安他见过,在武州那也不少。甚至在统计户籍的时候,他是想把这些人统计在内的,可这倒是成了自己一厢情愿了。人家们反到不乐意,害怕朝廷对他们征税呢。想到西域那个恶劣的环境,赵公子竟然有些心安了。
“那我现在就和王爷说说,让他去和那些商人们说说,让他们从中原迁移些难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