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诀别(1 / 2)
大夏崇宁十七年七月二十三,原流亡关西的数十万流民迁回关东,这是继漠南战役后,朝廷做出的另一个重大决策,曾经富庶一时的关东,由于夏契数百年战争而变得极为贫困。烈帝年治河失败后,黄河夺淮入海,整个关东,几乎变成了一个烂摊子,百姓十不存一,如果赵公子在这,多半会剽窃曹操的《蒿里行》,来一句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什么的,不过很明显没有,因为赵公子还在关中平原送别故人呢,没什么心情专门来这里吟诗。
一轮明月还挂在天上,但已经偏东了,天上的星星更是寂寥,东方似乎已经露出一丝的鱼肚白,许多流民已经推着小车,开始踏上返乡的大路。这种时候,赵公子应该还在床上呼呼大睡,但奈何今日受人之邀,来送送人家,我们赵公子也不好偷懒,只好早早起来。开什么国际玩笑,人家古人早睡早起,可他赵公子现代人啊,晚睡晚起才是他的作风,至于古代没有什么晚上的娱乐活动,早睡晚起也不是不行,起这么早算哪会事啊。赵公子心里抱怨到,只能仍由赵小丫给他套上了外面的长衫,打着哈切,睡眼惺忪的出发了。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赵公子老白嫖怪了在送刘里长的时候,借用了王勃的诗,古人作诗送别,那是一种雅兴嘛,赵公子不会作诗,只好剽窃古人,还好唐诗三百首确实够多的,他在这个鬼地方,估计够他剽窃一阵子了。什么,至于为什么不去送李华,那一队早就出发了,赵公子把自己的手写版三国演义送给了他,至于对方能不能认识,那就是另一回事了,一方面这时代文盲率挺高,另一方面赵公子写字如狗在上面爬,没办法,伺候不了这毛笔,至于情节内容方面,也是残缺不全的,毕竟赵公子记忆能力有限嘛,可以理解的。
“赵公子啊,你这诗是写的不错,好像不符合现在的意境啊”刘里长满脸奇怪的说到“确实,此次回封州,我倒是确实可能会再做官,但好像赵公子你不做官吧,这同是宦游人就有点远了,还有啊”小老头絮絮叨叨的又开始了。
“好了,不乐意听就别听,老子还懒得伺候你呢,拜拜了您嘞,一路走好啊。我祝您一路顺风,半路失踪呐”赵公子不耐烦的说到。
“老夫要是失踪了,那可是要出大事的啊”刘里长捏着下巴的山羊胡子,昂着头说到。
“切,谁会稀罕你这小老头啊”赵公子不屑的说。
“知道我为什么说我还会做官吗”小老头突然严肃起来。
“为什么啊,不过你这人品好像不怎么行嘛,偷人家皇帝的小老婆”赵公子低声讽刺到,因为那晚,这老头把所有事都告诉他了,作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告发这种乱党分子应该是赵公子应该做的,不知怎么的,但他当时却没有做,后来也就瞒下来了。如果某个老头的身份暴露了,自己会不会被划为同党,那赵公子也不知道。不过按照古代对造反的严刑峻法的话,那我们赵公子还真的是死有余辜啊。
“大郑皇帝的帝十四个儿子被找到了,老家伙叫我回去准备重整旗鼓呢”老头风轻云淡的说到,好像对东山再起,重整旗鼓什么的毫不在乎。
“你们这有点,看不清情况啊”赵公子犹豫了一会儿,还是说到。确实,河西战役后,南契对大夏的威胁几乎没有了,漠南战役后,南契几乎就已经亡国了,也就是说,大夏用来防备草原敌人的精兵,随时都可以调回来,镇压叛乱。
“这个嘛,这是他们最后一次搞这个了,成与不成,都在一念之间”老头也郑重的说到。
“你们啊,为什么要把这种事看作是你们的大业呢,和朝廷作对,有什么好处啊”赵公子叹了口气说到。
“夏逆朝廷无道,我大郑当取而代之”老头突然朗声到,把周边着急赶路的好几个流民都惊动了。
“低声啊,你是怕朝廷的人抓不走你还是怎么的”赵公子连忙劝到。
“赵公子啊,你可知道陛下的十四皇子是谁”刘老头问了一个让赵公子摸不着头脑的问题。
“谁啊,很牛掰嘛”赵公子满不在乎的问到
“十四皇子,张象。据说在他出生的时候,天空中飘来了五色祥云,更为离奇的是,陛下在那一天梦见了大象,第二日便入长安城,因此给这个皇子命名张象”老头满脸便秘的说到。
张象啊,一听名字,那估计就是跑龙套的,估计走个过场就没了,赵公子想到,这种名字啊,还不如李华这个作文狂魔呢。
看着赵公子依旧面不改色,刘里长就觉得,此子心计颇深啊,这种都不相信,竟然如此谨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