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心境(2 / 2)
好在吐蕃奸细实在是受不了,什么都一股脑给交代了,牢头将知道的消息全告诉了陶云。
得知了吐蕃在松州城的布置,陶云也是松了口气。牛进达封当弥道行军总管,领三万大军开拔。而吐蕃虽号称五万兵马,可都不过是一群散兵。松赞干布虽说统一了吐蕃各部落,可还有不少部落对起不服,如同一盆散沙。而大唐军队征战多年,皆是精兵强将,孰强孰弱犹未可知。
弄明白了所有事之后,难得有了一丝空闲,陶云便拉着王大龙几人坐在城头一边喝酒一边谈笑。
陶云倒也不怕有人去弹劾他奢靡腐败,反正此时文州的官吏对自己怕的要死。
而且城外百姓没有任何人会饿着,自己忙了一天,又是历经生死,此时犒劳一下自己怎么了?陶云的人生第二信条便是人生有乐需尽欢,他可不会管别人说什么城外流民万千,而自己还在这吃肉喝酒。
陶云算是想的很明白了,自己已经到了这封建时代,很多东西自己一个人根本改变不了,那么就只能试着去融入他。
对于城外的百姓,自己能做的已经都做了,自己犒劳一下自己怎么了?我又没摞用公款不是?
“王大哥,你说,牛伯伯此时已经到了什么地方了?”
陶云喝着酒,看着城下还在不断增加的流民,多少还是有些担忧的。
早一天收复松州,这些流民便早一天可以回家,若是拖的太久,虽然文州有自己在,少死很多人,可松州逃难的百姓,何止万千,文州城不过是其中之一而已,多拖一天,就不知道有多少人会死去。
“应该快到文州了吧,我们不过是比前军先行百里,若是路上没出什么事,明天一早前军应该就会路过文州了。”
陶云听了,也不回话,静静的喝着酒看着城外百姓。
李泉也不做声,偷偷的打量着陶云,虽然跟陶云相处不过半天,他也多多少少的了解了一些。就是有些搞不懂陶云的身份,此时文州城,居然什么事都是他说了算,恐怕就是一般的皇子,也不敢如此吧。
至于王大龙,笑眯眯的看着陶云,像是自家弟弟一般,不过短短几日,陶云便用他自己独有的魅力征服了王大龙。
这小子,有股子陛下当年的模样,杀伐果断,又能忍气吞声,日后肯定是个人物。
至于陶云,此时想的不过是自己日后在大唐的生活,身为一个后世的四好青年,又是个唯物主义者,恐怕想要融入大唐,没有那么容易。
想了半天,陶云也没想通,又开始奉行自己的想不通便不想的信条。
管他什么封建时代,自己领先了一千多年的知识,还适应不了这个时代?
只要自己抱紧了李世民的大腿,让李世民觉得自己有用,自己做的不太过分,李世民肯定会将自己保住。
想到这,陶云喝了口酒,哈哈大笑起来。
“人生得意需尽欢,莫使空樽对明月。来王大哥,李大侠,满饮此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