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李世民的暗示(2 / 2)
牛进达笑眯眯的看着陶云,这小子,恐怕也早就猜到了,不然刚刚也不会说长辈关心不敢记恨。
“小子自然知晓,一开始便猜是如此,小子醒的时候见到王千户便已确定了猜测。”
虽说自己有不少办法可以面对,可若是有人铁了心想杀自己,恐怕自己也难逃黑手,如今到了这了,也就只能随军出征了。
“如此甚好,这还有一封青雀给你的信,拿去吧。去好好休息下,明日就要出关了,到时候山路颠簸,可不好受。”
牛进达说完也不理陶云,打马往前,指挥部队安营扎寨去了。
陶云打开信封看了看,大概就是李泰说一路注意安全,长安的事他会帮着安排,还说当时他被程处默掳来军营,杨雪还跑去找他,如今已将杨雪母女俩送到了李世民赐给他的宅子,就在魏王府旁边,他会帮着照料,让其不要太过担忧长安的事。
陶云看了也是心中一热,自己不过是在长安露面几天,便有了这么多人关心自己,或许李世民等人都是因为利益,可李泰却是实打实的关心自己啊,昨天一天他为自己出了好几次头,就凭这点,自己也该倾囊相授,助其夺位啊。
“公子,陛下还托我带句话给你。”
王大龙此时也是不知道该叫陶云什么,若按官职,陶云校尉乃是六品官,自己千户乃是五品,可自己又是陛下派来保护他的,理论上说,他是下属。不过,依陛下对其的重视,恐怕此次出征之后,便会给其升官,所以也只好称其为公子了。
“王大哥客气了,公子不敢当,若是不介意,王大哥可称慎笔为弟,慎笔对王大哥这样的为国争光的人十分敬佩!”
商业互吹,虽说王大龙的官职只是五品,不算太大,可其是天子近臣,李世民最为信任的人,也不能多得罪,与其交好肯定没有坏处。而且对于王大龙这样为大唐征战出了力的人,陶云也是十分钦佩的。
“也好,既然如此,我就托大叫你一声贤弟。”
王大龙是个武夫,对于这些繁文缛节也是十分厌恶,而且陶云前途无量,他自然也是十分乐意交好。
“陛下托为兄跟贤弟说,大唐不是陛下一人的大唐,朝中之事陛下不能一言而行,食盐与新军事关重大,贤弟初露锋芒便将齐王殿下揍了,已在长安有了恶名,恐行事不便,若此次随军出征,有了军功在身,便是最好的托词,还望贤弟努力。”
陶云一听,大唐李世民说了不算?略微思索,便已知其由。
“陛下所指,可是那五家?”
王大龙一愣,点了点头。
“贤弟不在朝堂都有所耳闻,可想而知那五家在大唐的势力,其已是可以左右朝堂,干扰政事的存在,陛下也是头疼不已。”
陶云一想,史书记载,士族,又称门第、衣冠、世族、势族、世家、巨室、门阀等。门阀,是门第和阀阅的合称,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门阀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从两汉到隋唐最为显着的选拔官员的系统,其实际影响造成朝廷国家重要的官职往往被少数氏族所垄断,个人的出身背景对于其仕途的影响,远大于其本身的才能与专长。直到唐代,门阀制度才逐渐被以个人文化水平考试为依据的科举制度所取代。
李世民为了打压士族,改科举,让一众寒门也可通过自己努力入朝为官,可谓是煞费苦心,如今虽是暗示,恐怕也是想让陶云想想法子打压士族。
陶云捂着头,心想,李二同志,你把我看的太重了啊,那可是士族,有这么容易就打倒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