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琼琚相报,叶落知秋(2 / 2)
钟黄道:“这个世界强者向弱者提议休兵之事从所未有。这就表明,吐蕃黑禅教虽是国教,实力强大,但相比起大唐武林还是处于弱势。提出这个约定其实是为了保护他们自己。”
如海道:“没错。这个约定虽然避免了两国武林中人相互仇杀祸及亲人,但总体而言还是对吐蕃更为有利些。”
“远远不止这些。”钟黄摇头问道:“请问老先生,一般的武林高手能对付多少军队?”
“这…”如海犹豫道:“这很难说。如果只是打通十二正经的小周天高手,如若水这般的,大概能冲击五十人军阵。但由于真气不能循环再生,不利久战。
至于打通奇经六脉的大周天高人,像克梵巫或者大唐中型门派掌门,就算有千军相围也是枉然。大周天高手真气循环不绝,战斗力极为持久。兼之身法极快,一般军人根本就摸不到身影。但也需防备被军弩围杀。
像黑禅王罡极雷德那样的宗师高人,就是来多少军队也是土鸡瓦狗。宗师高人不但真气循环不绝,而且可外放真气,万邪不侵,一切暗器袭击都无用处。
当然,若是军中也有高手,那就不好说了。”
“哦,是这样……”钟黄消化了好一会,大概明了了这个世界高手的战斗力。
“如此说来,此世高手相对于朝廷而言还是很有威慑的。甚至顶尖高手就是战略武器级别的存在。那么朝廷对于武林高手肯定是又爱又恨,拉拢又打压,这都不必多言了。
听老先生所说。吐蕃如今政教归一,黑禅教即为国教,舍此无他。这样的协议对于黑禅教就是很有利的保护,使其免受外部力量的攻击。鉴于吐蕃内部只有一个黑禅教,其发展壮大也必更为迅速。
反观大唐武林,如今却是群雄并起的局面。这个协议虽能使大唐武林免受黑禅教的攻击,却并不能约束大唐武林的内部争斗。长此以往,大唐武林内斗不休,局面将越来越不稳定。武林和朝廷的关系也将会发生微妙的变化。
此消彼长之下,吐蕃很可能会坐收渔利呢。”
“……”
如海惊异地看着钟黄,这个少年出言总是让人难以预料。
大唐与吐蕃之间的关系有起有伏。虽有和亲,然并不长久,自太宗后就起了战事。
两国军队争斗不休。武林中人有家有国,更有血性,当然也就展开了你死我活的争斗。
战争绵延了数十年,两国武林死伤无数。直到玄宗开元以来,唐国日盛一日,双方才渐渐息兵,并于八年前签署了那份武林罢争约定。
如海一直以为,那是黑禅王罡极雷德见自己门下的弟子死伤惨重才不得不做出的决定。然而在这个少年看来,此事竟是大唐武林内斗的肇始。
仔细想想自罢斗以来,大唐武林内部的确争斗不休,更甚从前。而唐门的强势崛起也日渐威胁到逍遥宫与达摩禅寺这两尊武林泰山北斗的地位,使得整个大唐武林走向重重危机。
而这一切正是宫主所担忧的。
“善!古人云,见一叶落而知天下皆秋,诚不我欺矣。当浮一大白!”
此人不仅武功高深,智慧过人,且能洞明世事,见人未见。如海从心底真正佩服起来,举杯相邀,如古井不波的脸上露出了深刻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