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军史小说 >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 > 第二百六十一章 募兵防乱

第二百六十一章 募兵防乱(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好书推荐: 空间农女种田忙  校花的贴身神医  种田不慌,我全家都有金手指  沧海无缘  我提前退休了  娱乐之全民校长  东北出马实录  天机护道  我家皇叔超难哄  怦然婚动 

首先,募兵制下士兵的职业化、终身化。士兵成为职业军人,和平时期也不再回家种田,负担减轻,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逃避兵役的现象,士兵可以毫无顾虑地作战,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同时也使广大农民摆脱了沉重的兵役负担。

兵农分离使民户避免了因服役而造成的生活动『荡』、夫『妇』分居,无论是对发展生产还是对人民生活,都是有益的。

其次,在北宋的募兵制下,为安置禁军裁汰下来的老弱而建立的厢军,承担了大部分的徭役,从而使北宋的农户基本上摆脱了力役负担。

没有兵役和徭役,为北宋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安定的环境。劳动者对封建『政府』依附关系的松弛,也为北宋商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可以说,劳动者较少兵役和力役负担对北宋经济的繁荣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然而这世上本没有万灵『药』,北宋初期对维护统治有奇效的募兵制,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产生了诸如军队数量臃肿、军费负担沉重等问题。

北宋中期以后,由“三冗”导致的“积贫积弱”始终困扰着北宋『政府』。而“三冗”之中,尤以“冗兵”为大患。

宋英宗治平年间任三司使的蔡襄说过:“今天下大患在兵……是天下六分之物,五分养兵,一分给郊庙之奉、国家之费,国何得不穷,民何得不困?”

军队数量过于庞大,成为北宋财政负担沉重的主要原因。宋王朝养兵数量日渐增多,国家一遇凶年荒岁,宋『政府』便在饥荒区实行募兵,以解除“不收为兵,则恐为盗”的隐患。以至兵员逐年增多,军费开支变得越来越大。

特别是宋仁宗时期与西夏大规模开战后,军费开支更为巨大。国家财政收入有限而养兵耗费常占八九成,以至于宋代总是财政空虚,并陷入不能自拔的“积贫”状况。

理论上,募兵制的职业军人不事生产,有更多时间狠抓技战术训练,实际上却不一定。

训练也是要花钱的。毕竟训练肯定会造成武器装备与战马的损耗,士兵还需要加强营养补助。对于募兵来说,训练和作战都需要赏钱才会有动力,在钱不够用的情况下,募兵的训练自然就大打折扣了。

到了北宋后期,朝廷日常养兵的军费开支已经占了全部财政支出的八九成,自然没有多余的财力去保证士兵的训练强度,士兵的战斗力变得更为低下。

这就是为何梁山泊周边的济州府、东平府等地官军众多,却剿灭不了梁山上一伙强盗的原因。这些连强盗都打不过的禁军,后来遇到了如日中天的精锐金国军队,怎不被打得满地找牙,溃不成军?

并且到了这北宋末期,在腐败政治侵蚀下,募兵制更多的弊端也暴『露』了出来。

农民虽然不再被征服兵役,得以全力务农,有利于发展生产,但却要为此付出更多的赋税养兵,尤其是要供养全国一百多万的冗兵,使得农民负担过重,更加贫困,激化了社会矛盾。数年后江南的方腊起义,就与赋税过重不无关系。

纵使募兵制如今已经是有许多弊端,但郓州兵马都监董平却还在大张旗鼓地『操』持此事。只因按照惯例,在灾年做好了募兵之事,朝廷会对他奖赏提拔。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书单推荐: 富贵小当家 大明锤王 争霸:我用火炮在古代以德服人 三国:嫌我弱?开局被袁绍赶走! 大明:自曝穿越者,老朱心态崩了 1910大帝国:开局就造反 大明:成为千古一帝,老朱麻了 大明:废我太子?那我撬你后院! 三国之大汉小福星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