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算不如天算(1 / 2)
诸葛亮暗害田氏的事情被田畴发现了,他并没有声张,而是将事情隐藏在心底。
但凡做大事的人都要懂得忍耐,寻常人没啥心机,遇到事情当场发作,总试图用情绪给对方施压,结果只能图增仇怨,毫无意义。
像田畴这种见过大风大浪的老狐狸,很少被情绪左右方向,他知道诸葛亮此时正是春风得意之时,贸然与他为敌,不但无法为田氏报仇,反而让他有了防备。
为了让诸葛亮放松警惕,田畴向蹋顿提议,要他退出幽州争夺战,眼下诸葛亮已经占领了幽州的几个重要城市,就算蹋顿继续掠夺,也得不到什么好处,如果他贸然闯入冀州,很可能迎来曹军的猛烈反击,到那时可能就得不偿失了。
蹋顿接到田畴的书信之后,虽然有些不甘心,却也没有其他办法,只好带着队伍返回辽西。
原本田畴打算在恰当机会教唆蹋顿切断诸葛亮的后路,这样一来,诸葛亮就会被困在幽州,任他有天大本事,也无法脱困。
让田畴意想不到的是,有人和他生出了同样的想法,只是那个人的目的与他不一样,他是想要毁灭诸葛亮,而那个人却是要拯救曹军。
那个与田畴想到一块的人就是荀攸,至从诸葛亮进驻幽州之后,整个邺城上下都慌了,这是曹丕接管冀州之后遇到的最大危机,眼看韩越队伍围住邯郸日夜攻打,法正军也拿下河内,随时可能威胁邺城。如今又诸葛亮拿下了幽州,令整个冀州无险可守,他随时都能挥军南下,若是那样,曹军将会腹背受敌四面楚歌。
曹丕对付韩越都非常吃力,如果再加上一个诸葛亮就更加苦难了。
为了将诸葛亮限制在幽州,荀攸给曹丕出了一个主意,他对曹丕道“诸葛亮初到幽州,立足未稳,不敢贸然南下,主公只需派兵增援夏侯渊,令他牵制诸葛亮主力,再叫人出使乌桓,将河间国送给蹋顿。乌桓反复无常,若是被蹋顿占据河间,随时都能威胁到诸葛亮的退路,那诸葛亮必不能久住,定然将主力退守渤海,如此一来,幽州之危可解”
荀攸的话点醒了曹丕,他虽然没有曹操的军事才能,智谋也算是非比寻常,当他听到荀攸的计策,立刻意识到这才是最好的办法。
眼下诸葛亮全靠渤海郡连接幽州与青州两地,一旦渤海被人攻破,他就再难返回河南。河间就在渤海边上,一旦蹋顿占据那里,随时都能切断诸葛亮退路,而那诸葛亮哪能放心自己的退路被人占据,必定会返回渤海郡镇守,如此一来,他的主要精力就会放在渤海境内,再也不能顾忌其他,曹军就可以趁机夺回幽州。
正因为荀攸与田畴的目的不同,因此采用的手段也不一样。
当曹丕的使者见到蹋顿之后,将曹丕的书信递给蹋顿,那蹋顿看过书信,顺手交给了一旁的田畴。
田畴接过书信看了一遍,不禁暗骂荀攸坏事,眼下诸葛亮正是士气高涨的时候,此时根本无法完全切断他的退路,如果叫乌桓兵此时进入河间,便无法将诸葛亮一举击溃,他大不了回军渤海就是了。
虽然田畴心里不愿意,嘴上却不能说出来,他知道自己的谋划已经无法实现,蹋顿一定会去河间驻扎。
蹋顿是个唯利是图的小人,面对河间那么大的地盘怎能不动心,他之前被诸葛亮玩的团团转,白白在幽州胡闹了一阵,啥好处都没捞到,正对诸葛亮怀恨在心,报复诸葛亮的机会就在眼前,他岂能放过。
既然事情无法挽回,田畴干脆将计就计,让事态变得更加胡乱,他当即对蹋顿说道“曹丕将河间送给大单于,诸葛亮必定回军防守,从此两军势同水火,再难联手,即是如此,何不当机立断,断了诸葛亮的退路,让他无法在冀州立足,只要诸葛亮退走,幽州便是大单于的天下”
蹋顿点了点头“不错,我也正有此意”
当天夜里,蹋顿兵分三路,再次南下,他派那楼带队入渔阳,沿途阻击诸葛亮的队伍:又派乌延带兵入河间国,占领那里的城镇:最后由他自己带主力军,入渤海郡,攻打沿途城市。
此时诸葛亮正在徐水与夏侯渊对峙,如今曹军已经增兵,大将臧霸带着两万人补充到夏侯渊的队伍里,同时大谋士辛评与廖立也来到了军中。
那辛评的能力虽然不及诸葛亮,却也相差不远,他在袁绍手下多年,对行军打仗非常内行,就算是曹操活着的时候,也对辛评的军事能力赞许有加。
面对谨慎的辛评,诸葛亮一时也没有好办法,他耍了一些小手段,讨到一些便宜,搞得曹军晕头转向,却对总体局势影响不大。
如今的诸葛亮已经意识到了危险,当他得知蹋顿返回辽西之后,就开始担心乌桓断他后路,为防万一,他早早派出陈到,于半路设下关隘,护住自己后方。
为了尽快击败夏侯渊的队伍,诸葛亮已经派人去五阮关游说张燕,他叫张燕袭击夏侯渊后路,使夏侯渊顾此失彼,一旦击败夏侯渊,冀州将门户大开,张燕就可以趁机南下,帮助韩越建功了。
诸葛亮的如意算盘打得啪啪响,五阮关上的张燕也不傻,别看他是个急功近利之人,但是他身边有谋士阎象相助,寻常阴谋根本骗不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