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陛下要亲征吗(1 / 2)
感谢酒家小作家的打赏、订阅、票票,感谢碎觉觉、两道题的推荐票~~~
......
“正是如此,陛下能这么想那就好了。”
“仇先生就如同我的子房。”
现在的仇荣像极了当年的刘秉忠,谋略不错,不过还是差刘秉忠太多了。
不过忽必烈已经不在乎。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忽必烈并不知道仇荣出的计谋要放在以前还是有用的,但现在已经完全没用了。
所以这个廖化的称呼也没用。
济南府和东平府都已经投靠了赵诵,站在了宋国这艘船上。
其他汉世侯也基本上投入了宋国的怀抱,因为利益,他们和赵诵的关系更进一步。
现在山东地区也基本上被宋国给控制在了手中。
他遇到了一个强大的对手。
此时,忽必烈志得意满地派出了亲信前往山东东路,能逼迫李璮从燕京撤军,这样能减弱李璮的实力。
仇荣继续跟随在忽必烈的身边出谋划策。
次日的早上,忽必烈命人埋锅造饭。
“等抓住李璮,一定要拿李璮的头颅祭奠姚相。”
大军跨过黄河。
他们朝着李璮的方向进发。
......
临安
五六日后,此时赵诵已经收到了北方的消息,他要去宫外参加一场吊唁。
到了宫外的刘府。
刘秉忠等人头上戴着白巾。
来人都是忽必烈以前的金莲川幕僚,但他们现在已经成为宋国的一员了。
从来还没有敌国的皇帝公开吊唁一个敌国的臣子,而且那个臣子还是位极人臣。
反而还让他们公开吊唁姚枢。
这还是头一遭。
虽然有些非议,但最终皇帝的出现让一些臣子明智的闭上了嘴巴。
送信的王杜见到皇帝赵诵:“陛下,我很抱歉没能让姚先生来临安。”
“这是他的选择,没什么不好的,也算成全他的道。”接着赵诵又说:“李将军做的不错,姚先生无憾了。”
赵诵肯定了李源的做法,这样可以帮他团结北方士子的人心。
王杜下去了。
这时候刘秉忠过来了,朝着赵诵深深地拱起手来:“陛下仁义,让臣等追思旧人。”
“可惜了姚相公了,恨不能亲自一见,如今却天人永隔,人死不能复生,还请节哀。”
刘秉忠等人虽要吊唁故人,但眼下还有政务要和赵诵商议。
赵诵这次来也是想听听他们对北方战争的看法。
关中刚寄过信来。
刘太平的言辞还是非常恳切的,赵诵也看出了他的捉襟见肘。
不过要谋关中,还是得下很大的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