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 求助(4)(2 / 2)
此时的阮应莽已到了后有追兵,前无去路的地步,绝望之下,阮应莽给追击最凶的莫登庸写了一封书信。
莫登庸看过信后,还真没有继续追击,而是罢兵回朝,这其中的隐情,耐人寻味。
阮应莽得此时机,率领残部,返回了清化。
铁山伯陈真驱逐阮应莽,排挤郑绥后,大权独揽,黎昭宗仅仅成了一个傀儡。连莫登庸都对权势如日中天的陈真十分畏惧,不仅令嫡子莫登瀛娶陈真的女儿为妻,自己还解甲归田,以示恭顺。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关于陈真将会篡位的流言越传越凶。忠于(后)黎朝的大臣国舅褚启、寿国公郑侑、瑞郡公吴柄建议黎昭宗杀之。黎昭宗遂诱陈真进宫,将其斩杀。
这个昏招一下捅了马蜂窝,陈真的余党黄维岳、阮敬、阮盎等人迅速发动叛乱,劫掠升龙府。黎昭宗仓皇逃到嘉林菩提津避难,又下令阮应莽率军勤王,但阮应莽却按兵不动。
不得已之下,黎昭宗想起了莫登庸,于是派遣恭俭侯何文正、桧溪伯黎大堵前往海阳,邀请莫登庸出山,并委之以兵权。
莫登庸先是把黎昭宗迎到了菩提津,自己率水军驻扎珥河,派人诏谕阮盎等人投降,阮盎回书要求杀死褚启、郑侑、吴柄三人。莫登庸未作犹豫,借机处死三人,但阮盎、阮敬等仍拒绝归顺。
莫登庸又认为菩提津离陈真余党的势力范围太近,遂将黎昭宗迎到宝洲。御史台都御史杜岳、副都御史阮豫坚决反对,皆被其杀害,随行大臣中再无人敢违逆莫登庸的意思。
与此同时,郑绥、阮敬等人拥立黎榜为帝,公开与黎昭宗对抗,不久又废之,改立黎槱为帝。
黎昭宗见莫登庸不能平叛,再度传令阮应莽前来助阵。阮应莽接旨,领清化兵与莫登庸领山南兵,一同攻打阮盎、阮敬于山西。不想阮应莽中敌方诱敌深入之计,全军大败,兵力折损过半,只得灰头土脸地率领败兵退回到清化,独留莫登庸与阮盎等人相持。
见此情形,黎昭宗只能更加重用莫登庸,任命他为提统水步诸营事,掌管讨伐阮盎叛军的所有兵马。
1519年,战机出现。莫登庸在菩提津大破郑绥兵马,郑绥挟持黎槱退往安朗。不久,莫登庸又在慈廉掘开堤坝水淹郑绥军,擒获黎槱杀之。凭此功绩,莫登庸被封为明郡公。黄惟岳、阮盎、阮敬见此,也都投靠了莫登庸,使得莫登庸的势力愈发壮大。
1521年,莫登庸晋封为仁国公,节制十三道水步诸营,掌握(后)黎朝朝廷的军权。黎昭宗更是亲自来到莫登庸的邸宅,晋升莫登庸为太傅。
随后,莫登庸率军前往京北谅源地方镇压了陈升(陈皓之子)的余党。次年,莫登庸又镇压了黎克纲、黎伯孝的叛乱。
权势日炽的莫登庸,欲控制黎昭宗,先是派女儿进入宫中服侍黎昭宗,又封长子莫登瀛为毓美侯,掌金光殿,以此监视黎昭宗的一举一动。
莫登庸本人逐渐骄横起来,出行之时僭用皇帝的仪卫。署卫阮构、都力士明山伯阮寿、覃举等人反对,都被他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