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船厂(1 / 2)
就在王尊素与徐广平商议宋文远的婚事的时候,宋文远已经来到了建在海边的一处工坊。
整个工坊只有一百多人,大多都是招募过来的木匠,懂造船的师傅没有几个,还都只能造百料左右的小渔船。
宋文远的到来,引起了船厂的骚动,他们都在船厂干了一年多了,这是第一次见到船厂的东家。
工坊的工头是两个船匠,一个叫做刘阿九,一个叫做林四木,都是李煌从福建挖过来的。
如今整个船厂都是在这两个船匠的调度下进行造船,两个船匠看起来都有四五十岁,宋文远一问年龄,刘阿九三十九岁,林四木年龄更小,只有三十六岁。
大周这个时代,除了享受生活的权贵大户,比起后世普遍偏老,三十多岁看起来还不如后世五十岁年轻。
宋文远想看看他们设计的渔船图纸,两位船匠头摇得如同拨浪鼓一般。
“东家!哪里有什么图纸,小人大字不识几个,根本看不懂图纸。”刘阿九解释道。
宋文远很是吃惊,连忙问道:“没有图纸,你们是如何控制造船时各个部位的尺寸的?”
“回东家,这种渔船小人已经造了很多,全凭记忆,每个部位多少尺寸全都记在脑子里了。”
宋文远明白了,这就是典型的师徒传承,正因为这种只有技巧传承,却没有理论传承,使得华夏的造船业在明初达到顶峰之后,慢慢开始走了下破路。
“若是宋某要求你们造一艘更大的船,你们怎么办?”
林四木说道:“东家您提出要求,小人等先根据东家的要求烫出小样,如果小样试水没有问题,小人等再根本小样按比例放大。”
宋文远皱着眉问道:“这其中若是你们有一个部位尺寸记错了怎么办?”
林四木尴尬地说道:“那只能是再重新造一遍不合格的部位。”
宋文远这个无语,敢情这造船就是这么个造法,难怪技术一直都是进步缓慢呢。
因为想要技术升级,首先就要承担这技术升级造成的失败损失,就算这些工匠也不愿意做他们不擅长的活,更愿意按部就班做他们最拿手的活计。
“两位师傅有没有认识的造船大匠,宋某愿意高薪聘请,要求也不高,只要能造千料以上的大船就行。”
“东家!小人识得一人,最善打造楼船,别说是千料,就是五千料都没有问题。不过这楼船平底吃水太浅,不适合在海上行走。”
宋某人还真的听说过楼船,楼船是什么时候被发明出来的,他没有考证过,不过东汉三国时期楼船已经是长江上的主要战船之一。
这东西本是为了适应冷兵器作战居高临下射箭而发明的船只,根本不适合航海。
华夏自主设计的海船只适合航海的就是福建发明的船型,因这种船型尖底上阔与后世舰船形制相仿,也被称为现代船只的雏形。
然而宋文远不知道这种船型在福建是否已经有了雏形,这也是宋文远要求李煌必须要在福建招募船匠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