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回 最强忽悠王(2 / 2)
“你的私心是什么?”
“臣的私心就是天下无冤案,人人衣食足。”
武则天听罢,不禁竖起了大拇指,说道:“狄公心系天下,朕深感佩服。”
“多谢陛下夸奖!”狄仁杰连忙行礼说道。
只见武则天思考了片刻说道:“阁老,这个案子交给你,你能不能查清?”
“陛下,什么案子?”狄仁杰一脸疑惑问道。
“就是这封密信的案子。”
“回陛下,这件事根本就不能称之为案子,因为他并没有已经造成事实的被害人,他就仅仅是一张纸,也就是说一张可信可不信的纸,没有作案工具,更没有作案现场,根本就无从查起。所以说,只要那个传说中送信的人不出来,就永远没有办法查清。陛下,虽然百姓们谬赞臣断案如神,但臣也只是个人啊。”狄仁杰略微为难的回答道。
武则天听罢,叹了口气说道:“看来这件事是找不到真相了。”
狄仁杰听罢,摇了摇头说道:“陛下,其实真相就在您的心中,您觉得它是真的,它便是真的,你觉得它是假的,它便是假的!”
武则天听罢,有些糊涂的问道:“阁老,此话怎讲?”
只见狄仁杰叹了口气说道:“陛下,其实此时这封信的真假已经没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来俊臣已经把手伸到您身边那几个人身上了,动力已经显露,而梁王和太平公主肯定也不会坐以待毙,所以此时,你觉得那封信是真的,它就是真的,你觉得他是假的,它便是假的。”
武则天听罢,低头沉思着,没有说话。
狄仁杰见状,接着说道:“陛下,你既然已经审问过太平公主几个人,为什么不治他们的罪?”
“我……”武则天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
“只是陛下在心里,不愿意承认那封信是真的,不是吗?”狄仁杰继续追问道。
只见武则天叹了口气说道:“依照阁老所说,我如果认可了这封信是真的,那我不就成了孤家寡人了吗?”
“那么这封信便是假的,如果说这封信是假的,来俊臣会怎么办?他能同意吗?”狄仁杰继续发问。
“来俊臣只不过是朕养的一条狗而已,他还能翻天不成?”武则天说道。
“陛下,来俊臣是什么人,您比我清楚,既然他敢把手伸到梁王和太平公主哪里,就绝对不会善罢甘休,半年多来因为刺客的事,来俊臣都不肯放过梁王,这么记仇的人,面对这么大块儿的肉,他能松口吗?如果陛下想把两边都保住,那只有一个结果。”
“什么结果?”武则天问道。
“就是把两边的人都得罪,让两边的人此后都不再信任陛下。”狄仁杰回答道。
武则天听罢,又沉默了一会儿,说道:“阁老,依你看,朕应该如何是好?”
只见狄仁杰想了想,说道:“陛下,恕臣直言,大理寺卿少了一个还有无数个,亲人少一个就真没了一个。”
武则天听罢,思考了片刻,说道:“依阁老的意思,那封信是假的?”
只见狄仁杰笑着说道:“陛下,臣什么意思也没有,臣只是随口说了这些愚见,至于是真是假,还是要陛下圣裁。”
只见武则天看着狄仁杰,笑着说道:“老狐狸,朕明白了,朕这就派羽林卫捉拿来俊臣。”
狄仁杰听罢,连忙说道:“陛下,臣觉得不妥。”
只见武则天一脸好奇的说道:“难道阁老不是这个意思吗?此时怎么又不妥了?”
只听狄仁杰缓缓的说道:“陛下,来俊臣表面上是很忠心于你的,你若出手,那些忠心于你的大臣会怎么想?所以,陛下不能亲自出面。”
“那应该谁出面?”武则天好奇的问道。
只见狄仁杰思考了片刻,说道:“听陛下的意思,昨日已经审问过太平公主和梁王几人了?”
“不错。”武则天回答道。
“想必陛下一定责骂他们了吧?”狄仁杰又问道。
“朕当时怒不可遏,自然要责骂他们了。”
“陛下,你责骂他们他们自然不敢反抗,可是陛下有没有想过,你责骂他们后,在他们会不会心里对你形成一种芥蒂?”
武则天听罢,心里想道:“难怪我昨天原谅了易之和昌宗,他们今日却没有去长生殿,原来是心存芥蒂。”
武则天想罢,又问道:“阁老,那你觉得谁出面合适?”
“自然是太平公主,梁王或者二张兄弟了,因为让他们出马的话,他们就会觉得陛下是相信他们的,是跟他们站在一边的,从而才可能消除他们心中的芥蒂,更加安分的孝敬陛下。”狄仁杰回答道。
武则天听罢,心里想道:“对呀,这来俊臣平日里心狠手辣,为难过不少大臣,如果让三思去收了他,那大臣们势必对梁王刮目相看,这样一来,梁王的威信也能提上来。”
想到这里,武则天说道:“这太平公主平日里远离朝堂,二张也是身居后宫,出面可能多有不便,依朕看就让梁王出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