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肯和亲归去来(27)(2 / 2)
几个王爷只觉得棘手,他们也不是什么真正掌握实权的人家,就算是皇位更迭也跟他们没什么关系,但如今若是无端端卷进这一场风暴里面,就绝对不容易再脱身,他日,是死是活,尚未可知,这般风险,只怕他们冒不起。
元帝却缓缓道,
“李忠。”
内侍忙上前,
“陛下有何吩咐?”
元帝道,
“朕床头有一把宝刀,想要赐给贤忠王。”
内侍马上道,
“臣立即遣人去取来。”
内侍往后几步退下,一个小太监忙识了眼色,向内殿去了。
几个王爷瑟瑟发抖,跪在原地,几乎要被吓出魂。而贤忠王已是魂不附体。
小太监双手呈着刀,一路向殿中走来。刀极重,小太监一路都不自觉地有些东倒西歪,到了玉阶前,咬着牙把宝刀抬过头顶,
“宝刀请到。”
杨碌伸手,握住了刀柄,看向贤忠王。
贤忠王偷偷抬头窥了一眼,见杨碌拿着刀对着他,身子一下子栽下来,头磕在地上,一声闷响。
“陛下,臣……臣尚有妻儿,还请陛下念在往日情分上,放臣一条生路!”
“臣真的没有与太子殿下结党营私,臣……臣的性情您是清楚的啊,怎么敢做出这么大逆不道的事情来。”
贤忠王痛哭流涕,众王爷闻言也忽然明白过来。
难道,陛下并不是要他们当细作,而是怀疑他们已经向太子殿下投诚了?
贤忠王痛哭流涕,
“陛下,求陛下开恩!臣真的一心都只向陛下,从来没有过异心啊陛下!陛下!求求您,给臣一条生路吧———”
杨碌握紧了刀柄,将刀拿起,刀尖划过地面,不知为何,元帝居然突然缩成一团,在龙椅上发抖,众人只担心自己,没有发现元帝的异常。
只有内侍明白为什么,上前转移元帝的注意力道,
“陛下,您如今该吃药了。”
元帝听着刀尖划过地面的声音,似乎看见一个高大的青年,握着一柄鱼云符大刀,刀尖拖过地面,血色的霞光流泻他满身,一身白衣竟在霞光之中被映衬成血色!
那个青年用指腹摩擦着刀锋,睥睨着他,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陛下杀一个人,就多将一份权势掌握在自己手中,那陛下希望这大周朝堂空无一人。”
“不如,就由陛下开始,如何?”
如何。
如何?
如何!
元帝脑中一遍遍回响着那些画面,脑海里的刀尖穿空向他刺过来。
元帝想捂住胸口,但却怎么也抬不起手,猛地一口血吐在几案上,血全都呈现着黑红色。
宫女忙站成一排挡住了元帝。
而内侍见怪不怪,迅速地将几案上的血擦干净。一切整洁如初,而宫女端来汤药,内侍拿着汤药便灌入元帝口中。
元帝被生生灌入汤药,意识模糊,口中发出啊啊的声音,但却是极低微,三步之内方能听见。
几个王爷跪在下面瑟瑟发抖,杨碌摸着刀刃,
“本王知道各位的想法,各位衣食无忧,也不必担心需要参与朝政,就这么合合乐乐过下去亦是人生一桩美事,但是,各位王叔可有想过,一旦他日太子掌权,各位作为父皇的亲生兄弟,将会有怎样的下场?”
杨碌将刀举起,刀尖对准贤忠王。
“各位王叔说,你们是愿意做那个任人宰割之人,随意被界定生死之人,还是想做那个拿刀决定别人生死的人呢?”
“嗯?”
面对着明晃晃的大刀,贤忠王一时竟连哀求都说不出口,只是发抖。
几个王爷终于反应过来,这一次,陛下明里要他们辅佐太子殿下,实际目的,却恰恰相反。
陛下要的,只怕是要他们来做陛下的刀,将刀尖对准太子殿下。
狠狠划下这一刀,才能保住他们的性命,否则,就算太子殿下不了结他们,陛下也一定会亲手了结他们。
陛下如今让二王爷来做这件事,无疑是要让二王爷上位。
贤忠王噗通一下跪向杨碌,
“臣愿意以二王爷马首是瞻。”
几个王爷忙跟道,
“臣愿意以二王爷马首是瞻!”
杨碌握紧了刀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