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理科神童(1 / 2)
一切都回归正轨了,章子沅也正式向韩莲裳姑娘发起了邀约。
章子沅的文定阁后,辟出了一大片空地,专门给他放置那些发明的。他先带余白杭参观了他的书房,一般来说,书房是余白杭最不爱去的地方,老掌门原来的书房都快让他变成厨房了,但章子沅的书房完全不一样哎。
几乎找不到几本儒学经典,什么朱熹的王阳明的,邱英的书架上出现频率最高的统统没有。反倒是《水经注》、《考工记》、《天工开物》这些码得密密麻麻。
“桌子上的这些是什么?”
余白杭随意翻翻,里面的字就已经看不懂了,他也会用阿拉伯数字啊?也对,章家和西域通商多年,会简易数字也不稀奇,但余白杭还是看不太懂。
小少爷说话很温和,大概“谦谦君子”,就是天生形容他的吧?语速很慢,但齿间咬定的每一个字都很清晰。
“这本是我给《考工记》做的解注,我家有很多本《考工记》,每次读的时候感想都不一样,所有我大概做了五六本解注。这个是《勾股经注》,这个是《测量全解》,因为年代久远,书中记载的量尺跟现在有所出入,我对比了很多书,最后测定了一个通用参数,这一把就是测工尺。”
原来尺子不是只有长条的呀?这把测工尺也太...复杂精妙了,一把尺子上套用了五米长的软皮卷尺,三角尺,有弧度的圆角尺,还有这个很重的白铁块,余白杭都不知道是做什么的。
“你爹说你十六岁就考上秀才了,邱英考上秀才都要十七岁,然后你说不考就不考了,闷个头在家研究这些,还写了这么多书,那你是神童啊!”
章子沅害羞笑笑,“什么神童啊,我从四五岁的时候就喜欢这些,后来看了《公输遗篇》,那个时候字都认不全,但却看着上面的图解,简直是着了魔。后来学习儒家经典去科考,那是我爹实在想让我考,但是我真的不想走仕途,我还是喜欢研究这些东西。”
“你太酷了!”余白杭是由衷感叹章子沅的勇气和才华,原来他说没考上举人的不算有功名在身,但是章子沅,余白杭觉得他一定会在自己热爱的领域上青史留名的。
“你太棒了,当然脑子也好使,我就光是看着这些数字,脑袋就疼得不行,我平常看数字就是进账出账什么的,看赚了多少钱,跟你比简直太丢人了。聚义堂里,我那几个孩子学习了商科经营,他们入门的九章数学的课本我都看不懂呢。”
“你的孩子?哦...南屏学堂是吧?”南屏学堂教习数学的先生还曾请过章子沅偶尔去教教学生,但是他觉得自己教不了,还是喜欢闷头研究,“其实数学是最基础的,所以我研究这些测量数据就研究了很久,但还是有很多书上的仪器,没法亲自去看一看,量一量。”
余白杭投来欣赏羡慕的目光,章子沅很喜欢看她惊奇而感叹的样子,那些不被理解的日夜钻研里,那些十几次,几十次失败而灰心的日子里,那些他和海客遍寻杭州城找不到合适材料的失望无助里,现在,被你了解了,被你肯定了,章子沅想不到比这更美好的事情了。
“以后若是有机会,我还想亲自行遍万里路,踏百座山,饮千汲泉呢。”这是章子沅今生都要去努力的目标,而你,大概也向往这样的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