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竹里鹿柴(1 / 2)
“那日季小将军和荷兰人说和放行之后,没有上船看,只是和从前的兄弟随便聊了几句家常,没多久就要回都督府了,并无多作停留。所以这封信如果真是他放在哪个兄弟的身上被带回来的,我猜也有这个可能。”
余白杭和曾落棋暂时还没懂大师兄为什么要偷偷写这首诗给他们。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这不是张籍为拒绝节度使李师道的拉拢招揽,委婉表达自己的气节所作吗?难道大师兄想说,他在福建不顺意吗?
回到聚义堂,吃过晚饭后,余白杭还在想那封信是何意图,小五子来报邱大人来了。
“他还好意思来,来干嘛的呀?”
“小的也不知道,但他手里提了合生记的肉脯过来,好几大包呢。是不是来找老大喝点小酒的?”
余白杭抻抻筋骨,去门口看看,邱英神色疲惫匆忙,还一脸的抱歉,余白杭怎么觉得没什么好事儿呢。
“那个,有点事儿跟你说”,这么吞吞吐吐的不是知府大人的常态啊,又做了什么对不起余白杭的事儿了?“我能不能,跟你借一步说话。”
“好香啊,看在你给我买了卤香的牛肉干的份上,让你进来吧,我们就去柳展刚刚装修出来的竹里馆坐坐吧。”
“竹里馆?你家不是有个鹿柴吗,现在又盖了个竹里馆吗,那还挺有趣的。”
邱英是不知道啊,余白杭的这个妹妹,少女柳展的春心又荡漾了,非要体验慧敬小师父翻经问偈的生活。在院子栽了几只竹子,移来几叶芭蕉,挖了一口新泉,高挂一笼纸灯。溪响松声,清听自远,竹冠兰佩,物色俱闲。
但还被她拾掇得挺像样的,邱英一走进来就感叹“竹里登楼,远窥韵士,聆其谈名理于坐上,而人我之相克忘。花间扫石时,候棋师。”
余白杭没听懂,但柳展持着拂尘将这里的一切打扫得干干净净,素色竹屏,一张古琴,佛经数卷,墙上一幅卢仝的《七碗茶诗》,时有清风爽籁,松涛翻卷。树影横床,云华满纸,竹榻斜眠,月照长空。于小窗前,静听春雨,竹篱茅舍,自结烟霞之娱。
“肯教眼底逐风尘,不判人间是与非。”这个竹里馆,大概就是邱英最想要的生活了。
余白杭盘起腿往蒲团上一坐,柳展忙活这个小屋子可费了好大的劲。可是她根本也不会弹琴,白白落灰尘,这景泰蓝的香炉倒是选得不错。
余白杭把书都撤了下去,把邱英拿来的猪肉脯,熏火腿片,麻辣螺蛳和酱牛肉都摆了上来。
“我在这儿藏了点竹叶青,从山西汾阳回来的,我特意去候潮门订的新春的第一批,要喝点吗?”
“这月黑风高,孤男寡...”
“嗯?”
邱英收回,说好在聚义堂不提的,“月黑风高夜,两个年轻才俊,喝点小酒,不是很危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