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强劲截胡(2 / 2)
你不说,邱英都没发现,虽然他习惯了晚饭和墨竹一起吃或者直自己一个人,但余白杭在,好像也是很平常自然的状态。
“没关系,我习惯了,吃不穷我。我是有个大事跟你说,对你来说是个好事。朱文康的那个南洋客商不是亲自来杭州了吗?他想向朱文康购进更多茶叶,但是朱文康前阵子被我变相罚了款,没现金再购进大批茶叶了。他去找了柳员外,结果柳员外以为柳展最近在卖热饮,没赊给朱老爷。”
柳员外的茶叶确实是给聚义堂留着的,禅茶卖得特别好,还准备在其他街市开分店,需要进大量茶叶,还是余白杭亲自去跟柳员外说的,只进他们家的茶叶。柳员外肯定是怕得罪人所以才说给女儿留着的。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个消息简直太棒了!
“你可以跟这位客商接触接触,不过我听我手底下的衙役说,这位客商好像有点背景,涉黑...你自己谨慎点儿啊。”
开什么玩笑,余白杭不就是杭州城“打黑除恶”首当其冲的打击对象吗?谁黑得过谁呀?余白杭把筷子一撂,突然捧起邱大人的脸,毫无保留地展露了一个大大的笑容。
“邱大人你太好了,你真是实实在在想办法让百姓富起来呀,我这就回聚义堂准备!”
余白杭让李林大哥去确认了这次朱文康经过这个月的折损,是实在没处去寻这么大批量的优质茶叶。但是余白杭还在考虑一个问题,这次南洋回来的船是朱家的,自己要补上这批货,朱文康能让这批茶叶上他的船吗?如果用自己的船出海,这位客商能同意吗?
不行,邱英知道第一手的消息赶紧告诉了我,天一亮,其他商人也会陆续知道这个消息的。既然聚义堂刚买了船,又有足量的好茶,天赐良机,无论如何也要试一试。
余白杭让兄弟们都穿上统一的玄色制服,佩戴上各自堂口的乌木令牌,把聚义堂前院撤去一半的灯火,佩刀,在院子里等待。
“我们是商人,我们也是黑帮啊,这单生意要做,这位客商我要结识,去驿站,将南洋客商给我请到聚义堂来。”
当然不是别人想象中的“黑吃黑”,早在余白杭离开府衙的时候,邱英就把曲文怀借给余白杭,一路上跟着余白杭回了聚义堂,说了很多关于这位坤先生的故事。
马来人的名字实在太难念了,姑且翻译成坤阿辉吧,这位坤先生年纪不到三十岁,大概是二十七岁左右的样子吧。皮肤黝黑,身形精瘦,信奉佛教,精通泰拳。出生不久即丧父,跟着母亲四处为人家缝补过活,后来母亲也因病去世了,他便去山上像佛家学习拳脚功夫。
十几年后,在当地创建了一个救济穷苦百姓,与压榨百姓的当局分庭抗礼的“七月盟”。七月是最光明温暖的象征,也是为了纪念其母亲。正值当时马来动乱,很多年轻男子便加入了这个七月盟。后来换了新的国王,平息了战乱,七月盟便致力于商业活动,并出海贸易。
余白杭听完乐了,这不跟我的经历一样吗?这倒挺有意思的。